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新时代教师企业实践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研究

新时代教师企业实践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研究

作 者:朱枫石 朱中林 (哈尔滨轻工业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7)

 摘   要:职业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出要积极推动校企全面深度合作,深化产教对接,推进产教融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是实现当前中职院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推进中等职业学校企业适应型专业建设,当前中职教育应该落脚于打造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知行合一” 教学模式,建立一批校内外联动、专兼职指导教师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教师在企业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能够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时提高专业教学能力。如果教师能够在企业实践中做到更好地与市场经济接轨。由此在中职院校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就能够给学生传授更适合未来工作实践的经验,让学生更加适应市场的实际需要。在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中,职业教育飞速普及,推动构建有效的职业教育机制,将产学融合理念作为指导,逐渐形成以学生的实际技能和综合素养为发展目标的校企联合新式教学模式,推动现代中职教育工作的稳步前进。

关键词:企业实践;专业建设;中职教育
在教育体系中,中职教育是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一阶段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人才基本能力建设,培养出与我国现代化发展相一致的、实践能力强、在企业工作中拥有不可替代技术的初级优秀人才。“十四五”规划指出当前中职教育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协同育人为目标,强化产教“五个对接”,形成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新生态,这个目标实质上对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中职教师不仅需要自身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具备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在科学的引导下给学生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努力培养出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和现实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促进学校专业建设发展。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对专业建设的意义
(一)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业建设水平的迫切需要
专业建设就是在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下,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专业结构与专业布局,从而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最终培养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的过程。也可以这样理解,职业院校必须紧紧围绕其服务的对象来进行专业建设,围绕企业需求市场需求开展专业建设。中职教育承担着为我国培育优秀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中职教育中,许多教师凭借着稳定的工作环境安于现状,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或者已有经验知识较陈旧,导致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并不高。我国现代教育改革要求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对于中职院校教育来说,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从学生综合能力入手,让学生适配社会要求。国家对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要求中职院校深入推进“三全育人”,构建内容完善、形式新颖、运行规范、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职业院校思想工作体系。作为国家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中职院校的专业发展应该与市场形势高度匹配,因此中职院校的教师有必要及时掌握市场形势,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精准的职业化教育,打造中职院校专业特色。教师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促进专业建设的关键要素,教师通过进入企业实际锻炼,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掌握市场要求,把最新的、最适合市场需求的理论实践知识融入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以及教材建设中,有效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帮助学生适应市场要求,建设高质量的中职专业教育体系。
(二)是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
职业教育进入新时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主线,教育部对于中职教育的要求给中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期待。2018年,《职业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要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用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和人才支撑促进教育更公平、更高质量发展。这一文件说明要想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必须得到有效提升。中职院校给教师创造进入企业实践工作的机会,能够让教师把自身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当中,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将其运用到教学当中,逐渐形成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推动中等职业院校优秀专业建设。
(三)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企业要想获得持久发展,员工的能力和素质必须得到有效保障。受到员工素质的制约,我国的许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不强,还有一些企业更是专业化水平低,在企业实践中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员工素质无法跟上时代发展。“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校企全面深度合作,深化产教对接, 推进产教融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因此,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可以联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在中职院校教师的带动下,一方面能够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推动中职院校专业建设,另一方面使得企业员工的综合素养能够得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员工的职业技能学习能够得到保障。
二、新时代中职教师在企业实践中促进专业建设策略
立足于“十四五”教育规划提出的“坚持五育并举, 把立德树人落实落细, 加强理论培养、 价值引领、 实践养成,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职教育根本任务,中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在企业实践中强化产教“五个对接”,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做到专业与行业产业对接、课程与职业能力标准对接、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与企业加强合作,实现校企双元专业共建,在实践指导下编写教材内容,设定课程内容,在企业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人才培养的规范和实用性,推动中职院校的专业建设。
在我国当前教育形势下,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并重的方式是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培养更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中职院校有必要让教师参与到企业实践当中,用实践成果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呈现职业教育院校自身的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徐华.中职教师企业实践能力提升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论坛.2022(27):52-55.
[2]徐晓霞.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功能及其实现[D].广西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