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父母之爱 引领孩子一生
作 者:陈保荣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第三小学,湖北 咸宁 437500)
大
中
小
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海。说起父爱让我想起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真实的一幕: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不顾劝阻,冒着生命的危险,锲而不舍地在废墟中挖掘38小时,坚信:“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父亲的承诺,儿子的坚守,他们心灵相通、血脉相连,最后父子劫后相逢。当我引导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无私时,下面有一个小男孩泪眼汪汪,嘀咕起来:“父爱一点都不伟大。”我听着有点震惊了,悄悄地走到他身边说:“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他说:“我三岁时,父母就离异了,从此很少见到父亲,他好像从我的世界里消失了。”孩子说完,耷拉着脑袋,神情沮丧。我紧紧地拥抱着他说:“亲爱的孩子,你还有妈妈、老师、全班同学对你的爱呀!我想想办法帮你找回缺乏的父爱。”听了我的话,孩子停止了抽泣,心情恢复了平静,用渴望的眼神望着我。孩子不经意的一句话自然流露出内心的无奈与酸楚,在他的人生里,父亲就是一个过客,怎能领略到父爱的伟大呢? 我的心五味杂陈,孩子的话,在我耳畔久久回荡。如何化解他内心的憎恨呢?我想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必须要找到他的父亲,帮他找回缺失的父爱。课后我拨通了孩子爸爸的电话,他爱答不理,对儿子漠不关心,拒绝来学校面见儿子和老师。为了挽救孩子,接下来我又多次联系他,电话总是被挂断。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孩子的父亲,父子见面时,孩子一声“爸爸”,双膝跪地、嚎啕大哭,父亲牢不可破的心理防线被彻底击垮了,连忙扶起儿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父子俩深入交谈了很长时间,父亲并答应每周去看望儿子,终于看到了孩子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关注他,陪他玩,陪他聊天,帮他解决学习上的困惑。也许是我的关爱和父爱的滋润,孩子变得勇敢、爽朗了,时常与我分享他和父亲的温馨瞬间。
三十年的教育生涯,目睹了太多、太多缺乏父爱和母爱的孩子。可见一个完整的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多么重要。现在的家庭破裂,父母矛盾,让多少孩子幼稚无辜的心灵被伤害了,孩子一辈子的心理阴影无法释怀,这都是童年的不幸。让我想起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应该如何正确地引领孩子,让孩子拥有积极、阳光、健康的人生呢?我觉得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会倾听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社会单独的个体。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是丰富的,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给孩子营造机会,让他畅所欲言,耐心倾听,与孩子相互交流,与孩子感同身受。
二、学会鼓励
人们都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不断鼓励。对于胆小的孩子,鼓励是一剂良药,能获得无穷的力量和勇气;对于遭受挫折与坎坷的孩子,鼓励像冬日里的暖阳,能抚慰受伤的心灵,重获自信和希望。
三、学会欣赏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父母要做到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并捕捉孩子的闪光点,抓住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哪怕一句话,一个笑脸,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也让他们心满意足,信心倍增。不要总是对孩子否定、打击。
四、学会放手
孩子终究长大,孩子终究渐行渐远,作为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强大起来,任何事情少操办,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克服依赖的心理,让孩子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复制父母的人生。
五、学会尊重
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喜好,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生活在家庭和学校的环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行为,也有了自己的为人处世方法,即使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不太成熟,家长也要尊重孩子的内心。只作适时的引导,不要过分的干涉,把自己的观点和做法强加于孩子。
六、学会感恩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父母要言传身教,让孩子懂得“被爱与爱人”,从生活的小事中,父母学会示弱和提醒,抓住契机,引导孩子去做、去参与、去分享、去奉献,体会“赠人玫瑰,手有余音”,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利他意识,学会感恩,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逆境中能善待自己,顺境中善待别人。
总之,家庭是孩子的首要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义务、有责任。家庭也是孩子人生的一艘船,父母是孩子的掌舵者,孩子要前行,路途惊涛骇浪,父母引导适时调整,如果方向对了,孩子才会爱意满满,拥有美好幸福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