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试析初中数学课堂中问题教学法的开展
作 者:刘 琪
(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大
中
小
摘 要: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挖掘学生个性思维品质,对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初中数学更加注重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和实践探索,问题教学法符合了新课标教育教学标准,带动学生的思考,从而推进探究的深入。本文主要对“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教学法的开展”展开论述,并提出相关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教学法;课堂教学开展
引言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的理解和过程性体验,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重视学生主动创造力的提升,所以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非常适用于现代数学教学的发展。然而在当下的教学中却存在着应试化的教育现象,灌输式教学的弊端显露,这与教育初心相违背、与素质教育相违背,故而寻求新型教学方法解决问题。
一、巧用多媒体设备,创设问题情境
数字化2.0教学深入推进,多媒体教学工作的纵深开展,这都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和设备支持。问题情境的创设符合了学生的思维特征,其中问题导入、课中发问以及课后反问等形式都体现出学生思想的自由解放,对数学学习是极大的助力。
例如:在学习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正数和负数”的学习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情境的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衔接,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师可以通过上下电梯、向左向右走、不同季节的温度等情境来引起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问,说出自身困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比如:有的学生会说:“无论是上下电梯还是通往相反方向,他们都是相反的,反着来的,在温度那里出现了零上和零下,依旧是相反的元素。”还有的学生会说:“我仔细观察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写法,前面分别为加号和减号,我想知道两者有啥本质性区别吗?加号和减号还有其他意义吗?毕竟加号和减号不符合题目内容,出选了偏差。”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呈现出一系列关于正负数学习的生活知识,引起学生思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满足了学生数学学习的需求,带动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问题教学法激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挖掘学生个性潜能,推动了学生的发展。
二、组织合作化学习,推进深入探索
合作教学是当今数学教学过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将合作学习与问题教学法相结合。初中生思维活跃敏捷,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学生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在沟通过程中了解他人意见思想,不断完善个人的学习方案,提出新问题、解答新疑惑、助力新发展。
例如:在学习华师大版《认识三角形》时,组织课堂讨论环节,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说一说自己眼中的三角形,介绍三角形的特点和边、角之间的关系,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吸收程度。小组也可以提出新问题,一起寻求新的解决方案。有的小组提出“三角形的外角和内角有怎样的关系呢?两者数量关系是如何的呢?”还有的小组成员说:“三角形内角和有多大呢?”学生们纷纷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这是课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还可以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就“三角形内角和与外角的求解”等内容提出数学问题,给定具体的数学题目,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数学问题。最后,在就某种数学题型展开深入的探索,深入探究数学学习内容。合作化学习活动开展活跃课堂氛围,问题教学法激活了数学操作思维和提升了数学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整体的发展和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顺应了现代化教育的大趋势,满足了学生的成长需求。
三、注重层次化引导,引发学生思考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能力不同、思想不同、学习能力有差异等,所以在问题的提出上要注重问题的分层化和层次化,用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跟随课堂思路学习,跟得上节奏,也能提高问题与学生的适配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例如:在学习华师大版《勾股定理》时,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设置相对应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对于课堂的整体反馈来确定引导性问题提出的难度,当学生反馈较好则说明掌握情况不错,提出较有难度的题目;当学生反馈情况不好,在针对本问题进行重申,重新引导学生思考这一问题,确保问题的解决。比如:勾股定理的推导,学生反馈较好,则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一数学定理,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看待世界。定理的运用也很重要,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定理。其次,给定学生问题体系,让学生把教师设定的问题解决出来,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独立完成,尽可能独立完成。借助层次化问题的设置和引导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状态中。问题教学法对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有重要意义,通过一层层问题的设计来推动数学课堂的构建,符合学生学习的难度特征和阶段性发展特点,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开动思维、提高能力。
结语
数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是问题教学法的正常范畴,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学生思路的打开和思维的发散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创设问题情境、深入探索问题一句思考问题解决”三个方向出发,致力于数学质量的提升、效果的改善、思维的激发、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学华. 运用问题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初探[J]. 学周刊(A),2012(8):49-49.
[2]陶晓明. 论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 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4(8):40-40.
[3]李丹华. 运用问题教学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8):57. DOI:10.3969/j.issn.1673-9795.2013.18.051.
[4]杨璐. 问题串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6):5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