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试析初中音乐社团个性化教育视阈中的评价方式

试析初中音乐社团个性化教育视阈中的评价方式

作 者:应 越 (连云港市海宁中学,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摘   要:在初中音乐社团活动中,运用个性化教育方式方法、关注学生差异、通过多样的评价方式,取长补短,发扬学生个性及创造才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落实课改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音乐社团;个性化教育;评价
引言
在学校音乐教育活动中,音乐社团是开发学生音乐潜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丰富校园文化、提升素质教育的催化剂,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直接手段。近年来,初中学段学业水平测试将音乐美术纳入中考考核科目,由此看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势不可挡,我校历年开展音乐社团,其中包括合唱社团、器乐社团等,这些音乐社团类别虽不一样,但都体现了一个共性,即社团是发展学生特长的摇篮,社团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有特长、有兴趣的学生都能够发扬自己独特的个性,并从中受益。长期以来,传统评价在评价标准上它追求划一性,以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忽视学生个性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评价内容上,过多的关注学科知识的获得,在评价主体上更多的是依靠外部评价,学生在评价主体中处于消极被动地位。传统评价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也导致学生的发展没有个性。音乐新课标中提出了“建立以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但从当前课程实施的现状来看,虽教育理念与评价理念有了很大的改观与进步,但评价活动的开展尚不能以个性化教育为指导思想。比如缺乏对个性化教育的深刻认识,在学生评价实践中往往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偏差,这就需要对学生评价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使评价真正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有力地推进个性化教育的实施。
一、音乐社团活动要树立个性化教育理念
新时代的发展,在当下已是信息时代的社会,教育评价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就是要培养造就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个性化教学是教师在音乐社团活动过程中成熟的体现,也是个人才华和个性的一种显露。班级授课制过分地强调学生的学习计划统一,步调一致,而社团的成立则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最大程度的展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才会与时俱进。在音乐社团活动中,一味评价标准的应试化则否定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在社团中实现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视域下的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为目的,不局限于知识和技能,提供给学生展示特长的机会,在社团活动的学生不论成绩如何,能力如何,智力发展如何都是平等的。我们作为学校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树立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思想,这样才能办出符合本校学情的教育特色。
二、多元主体的评价方式
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其实是引导学生主体性发展、实现个性化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应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自评和互评的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在给予鼓励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评价的乐趣,学习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取长补短,在相互欣赏中共同进步。
(一)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学习音乐的兴趣,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则迫在眉睫,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策略都只有通过学生自己才能发挥作用。例如学生在合唱社团中,可以参与到对声音、气息、音准、节奏是否准确、每个声部是否谐和、音色是否统一等内容的评价,在长期的训练中,学生可以清楚评价的具体运作,逐渐自觉地把评价的方法与理念纳入自己的认知,在今后的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可以用已形成的标准来指导并不断调整自己。
(二)鼓励学生自评与互评
学生自我评价的标准可以从社团活动的学习过程、方法、态度、品质等几个方面做出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实现自我认识最主要的途径,因此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让自己在活动中不断进步的过程。例如器乐社团的评价的方式有学习自评、学生反思性评价、学生自我检查等方式。除了自评,还可以采取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小组内互评等多种互评方式,多元化地实现个体与集体智慧的碰撞与交流,不仅能够唤起学生的潜能,还能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合作的精神。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其实是引导学生主体性发展、实现个性化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途径。另外,由于低年级学生在认知水平上发展还不成熟,在自评和互评活动中他们的主观性可能会比较大,教师应该给予指导,发挥评价指标的作用,引导学生掌握自评和互评的原则,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从知、情、意、行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评价结果,不骄傲、不怀恨、不嘲笑,取长补短,在相互欣赏中共同进步。
(三)开展实践性活动
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上,学生的潜能不一定能表现出来。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才可以脱颖而出,音乐社团是校园里爱好唱歌,身怀器乐特长学生最好的个性发展的平台。例如器乐社团,有的学生乐感特别好,组织能力强,可以往乐团指挥方面培养;有的学生节奏感弱,教师可以适当的调整乐谱的难度;有的学生演奏技能弱,但节奏感强,表现力丰富,可以尝试打击乐器的演奏等等。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是实施个性化评价的基础,音乐社团的实践活动可以很好地体现在个性化教育视域中,挖掘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的优势,创设环境,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学习的内容和方法都可以随时调整,为个性化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音乐社团活动中,教育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而评价是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个性化教育方式方法、关注学生差异、发扬学生个性及创造才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落实课改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