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作 者:殷震宇 (张家港市妙桥小学,江苏 张家港 215611)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出和不断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方法也越来越普及。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数学学习提供了便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数学上得到更好的发展。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还是有所欠缺,合作交流后达不成期待的效果,因此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成为了我们必须要突破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一)教师未能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和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虽然用课件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但由于小学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他们不能一下子理解到底要合作交流一些什么内容,所以教师一定要明确如何去进行合作,引导他们去思考合作学习后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二)教师留给小组合作的时间过短
虽然现在很多教师都运用起小组合作的策略,但为了赶教学进度,留给学生小组合作的时间并不多,学生只进行了短暂的思考,而没有对问题进行深入理解,使思想流于表面,不能达成理想的学习效果。
(三)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能融入小组中
在教师安排任务后,有的学生只听其他同学讨论,自己并不加入其中,趁着小组讨论的机会做自己的事情,开小差,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小组合作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好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换了观点是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开小差的学生缺乏参与的主动性,久而久之也将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达不到自己的水平。
(四)教师在小组合作后未能及时进行适当评价
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后,一味地帮助学生去阐述他们合作的结果,或者在交流后不及时点评学生的思考内容,对于学生错误的地方甚至进行批评,学生因此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久而久之学生将不愿意对自己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对小组合作的兴趣也大大降低。
二、提升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在新课改提出后,在课堂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后能够极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语言方面的发展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师生协助完成任务后也能逐步达成教学相长的效果。对此,关于提升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做出了以下思考:
(一)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
一个合适的学习小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始,在一个小组中应该有不同特质的学生,以便于进行优势互补。因此,在组建合作小组前,教师应该先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优缺点等等,以便使每个小组的总体水平比较均衡。在设置小组人数时应控制在4-5人左右,人数过多会造成学生不能及时加入讨论等现象的产生。每个小组还应该设置一名小组长,一名记录员,在完成合作学习后由小组长进行汇报,小组的工作分工可在一段时间后进行调整,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不同职务,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教师合理正确引导,明确小组合作任务和目标,增强师生互动
教师在准备进行合作任务前,应先指出本次要合作学习的任务和内容。在备课时,教师也应该要选择合适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这个问题要与本节课的内容紧密联系,是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所以在合作交流时肯定有所欠缺,所以要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帮助引导。
在小组合作结束进行交流分享时,学生可能会遇到表述不清的情况,教师在引导时要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在学生进行分享交流时,教师也要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和自己想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想法,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对立面的问题,形成一种矛盾冲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也逐步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三)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时,教师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首先,在开展讨论之前,学生肯定需要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将自己的想法明确后,再和组内的成员进行交流。其次,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会引起其他同学的思考,并验证究竟是谁的想法更正确。最后还需完整将想法明确一遍,以便进行阐述汇报。如果没有预留充分的时间,学生的思考程度不够,这个问题对于本次学习没能进行解决,那么这次的小组合作无疑是失败的。
因此,在组织小组合作活动时,教师不应该为了追赶上课进度而草草结束学生的讨论,而要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
(四)合理评价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在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到学生小组合作后汇报交流的结果,还应该关注到小组合作学习时的过程,评价要多元化,例如在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对数据进行整理,知道每一步的过程,在学生对自己班级学生身高的统计时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后很快能够跟同学分享并快速收集信息,知道哪些数据需要整理分析。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对学生的能力、表现进行逐级评价,在学生的不断交流中,得出正确的结果。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表扬性的语言会给小学阶段的学生带来一种成就感,学生学习动机得到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会增强。教师在最终评价学生的学习时,不应只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可以通过学生在平时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能力是否有所提升等方面进行点评,让学生体会到教师评价的公平性。
(五)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从上述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有部分学生很难参与到小组合作中,他们往往利用这段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不思考,在别人交流分享时也不认真倾听,导致合作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收获甚少。教师就应该考虑如何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在课堂中安排一些有趣的小组活动,或者让其担当小组合作中的操作员,平时也要注意训练这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他们学习数学增添信心,从而使他们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
结语
在如今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行背景下,教师要剔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学习并利用好新的教学模式,切实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数学学习的兴趣,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