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实践与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实践与应用

作 者:胡传寿 (安徽省马鞍山市荣博小学,安徽 马鞍山 243130)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时刻关注新的教学思想动向和高效的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法,能够转化数学知识,促进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小学高年级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快速提升和心理状态积极化的有效方式。双减政策下,情境教学法有了更广阔的应用平台。本文主要探究《基于“双减”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如何将情境教学法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是教师教育工作中要积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情境;双减;感官;热情
前言
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在数学课堂中,丰富的数学现象和情境化的问题,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他们专心于数学问题探索,使其数学思维能力快速提升。
一、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数学教学
生活中处处都包含着数学现象和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中向学生传递新的数学知识,可以利用生活这一无限资源平台。教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思考课本内容和小学生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生活素材的引入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自己较为熟悉的环境中,接触和理解数学知识,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负担。双减政策,也要求教师增效减负,降低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有助于学生轻松上阵,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三)”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案,摆立体图形。能够分辨不同角度获得的立体图形观察结果,通过观察到的图形,推测多个立体图形的拼搭方式。这样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促进教学内容的具体化。生活中有许多立体图形物品,教师可以将不同立体图形物品带到课堂中。借助真实的生活物品,使数学知识与小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常见的铅笔盒、杯子、书本、日历、包装盒、玩具球等实物,让学生将物品放在手上观察。以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立体图形,从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中,获取一个立体图形不同角度的观察结果。再将实物摆放在一起,了解堆砌成的立体图形,能够生成更多形状的观察结果。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不仅动手操作,动眼观察,还能与生活中的真实物品进行前所未有的丰富互动。他们的数学学习方式得以创新,教师的教学组织压力也在降低。
二、利用游戏情境,优化数学教学
游戏,对小学生的吸引力较大。在利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去。小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游戏,也离不开游戏中的玩伴。将数学课堂转变成为游戏化的课堂,使学生在游戏化的情境中与自己的玩伴,通过参与游戏,获取数学知识或应用数学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寓教于乐思想在数学课堂中的落实。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关注课堂游戏与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只有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的游戏活动,才能帮助学生强化理解,提高个人数学学科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位置”这一些内容时,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让五年级的学生认知行与列的具体意义,掌握数对知识,能够结合数对去确定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结合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便可以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学生反复练习利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技能。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三个层次的情境平面图,其中的情境要素由少到多,物品种类也由少到多,从而形成阶梯性的难度。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结合自己确定的物体,说出物体位置对应的数对。另一人结合数对去寻找这一物体,如果寻找正确,则获得积分。在游戏逐渐升级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现实元素融入到游戏之中。一人给出物体位置对应的数据后,另一人需要在5秒钟之内找到物体。时间内找到正确的物体,则可以获得积分。用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与自己的同伴在数学游戏活动中,以最快乐的方式锻炼个人技能,深入理解课堂数学知识。又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案例和其对应的统计图。打乱顺序,让学生将统计图与数据案例对应起来。用这样的课堂小游戏,促进学生发现统计图特征和数据特征之间的关系,锻炼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够会看折线统计图,再深入到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学习中。
三、利用信息情境,拓展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更多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现代化数学课堂的打造。在利用情境教学法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多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现代化特征,使学生利用他们喜爱的电子设备和信息设备,更加主动地与数学知识互动,提高消化与吸收数学知识的效率。
例如在讲解“百分数”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促进学生与百分数相关知识互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电子白板的操纵者,但为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现代化情境的形成,教师可以让学生操作电子白板。通过在电子白板上连线,圈出正确答案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到信息设备在个人学习便利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能够主动利用自己熟悉的信息设备去寻找有意思的学习途径。又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将自已绘制扇形统计图的过程展示出来。其他同学作为观察者,找到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每次上课都邀请几位同学做这样的信息化展示,能够延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也能激发其学习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在使用情境教学法转变灌输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学生也能在多样化信息的引导下,找到数学探究和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较高的学科学习热情。把握好情境教学法的利用时机,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有助于当代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林霞.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 学周刊,2022,23(23):66-68. 
[2]贾文涛,张楠.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J]. 学周刊,2022,22(2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