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融入信息技术,提升生物课堂质量
作 者:徐 欢
(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并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教育的影响也很大。现代信息技术在所有学龄段和学习科目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带来了更大的改变,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生物课堂,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生物课堂;策略
引言
生物是自然学科的一部分,主要是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及发展的规律的一个学科。根据初中教学大框架来看,生物学科在初中的地位逐渐升高,且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初中生物教师需要明确信息技术对于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遵循生物的学科特点及规律,根据实际教学处理整合教学内容,选择相对应的信息资料及手段,将信息技术合理的应用在生物课堂中,使学生生物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情境教学
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教学的环境、教学方式等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教学的手段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随之带来的变化是学生的对于学科的兴趣度也逐渐增强,使学生更好的融入生物课堂中,获得了最佳的学习效果。由于生物学科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初中学生接触生物课程会存在难以吸收和理解的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化知识动态化、具体化,给学生创建情境课堂,缩小课本知识到脑中的转化路程,更好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身体循环的血液”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生物体的心脏组成结构、例如在“血液循环”教学时,心脏组成结构、心脏瓣膜开放的方向是课程需要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传统的这部分生物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选择直观的平面静态图向学生展示讲解其中包含的知识内容,学生的记忆存留时间短,难以理解并应用。所以,在信息技术全面发展的今天,教师可以通过三维立体图像、投影技术等为学生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通过动态的情境使学生形成深刻的视觉感官体验,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像、完成基础知识认知。并且,利用三维信息技术对心脏瓣膜的开放方向进行旋转,并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使学生对于心脏结构等生理功能有更好的理解,真正实现轻松高效的生物学习。
二、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情信息
虽然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没有完全的发展成熟,受到许多先天因素和后天条件的影响,部分中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技能等方面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且这种差异很难消除。在实际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充分调查和收集每个学生的学习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形成学情信息文件。由于这项工作的开展,中学生物教师可以使用扫描输入设备和大数据处理软件来实现高效率的叫教学,同时使用“大数据云存储”等技术实现电子文件的长期存储和及时共享。在整合和调整后续信息时,中学生物教师可以直接进行在线和远程操作,大大扩展了学情信息的作用和访问维度,使学生更好了解自己实际的学习情况。
例如生物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小组长将每个成员每个星期的课堂作业、课堂测试等学情资料收集起来,教师通过扫描仪等设备将每个小组成员的作业、测试、成绩进行扫描登入到电脑中,在借助APP将这些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按照题目的实际难度、题目类型、考查的次数、考查的内容等进行区域划分,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更加清晰明了的看到学生的薄弱点、学生解题的困难点,学生在哪些部分存在缺陷等等,这些学情信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学情信息的整合是生物学习的关键,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情信息是提高生物课堂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
三、利用信息技术,扩展学习渠道
许多中学生物老师同意“学习更多,练习更多,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个说法,但是,怎样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知识和技能应用平台却是一个值得仔细思考的问题。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以低成本、大容量和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的时间内为学生搭建多个学习渠道,利用课堂外丰富的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利用现有学习成果去解决问题,并同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的平台。并且,学生也可以通过上述渠道学习更多课本之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也可以在许多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从而在促进课堂生物教学效果的提高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如在“丰富的植物资源”这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在讲解完这一部分知识内容后,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白板或电子计算机等设备,引导学生登录中国生物教育网或中国生物科学馆官网,并且让学生通过纪录片和这些网站的其他部分,学习更多关于中国植物资源的课外知识,听取专业讲师对这些知识的介绍,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成果在网站上找寻自己感兴趣的习题进行巩固练习,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让学习扎根于课堂而又不拘泥于课堂,全面提升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探索和兴趣。
结语
生物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当你了解到其内涵时,你会发现它充满了智慧和乐趣,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收获和体验。教师应该认识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课堂教学,通过创建情境教学,整合学情信息,扩展学习渠道等措施,使生物课的改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东风”,充分优化学生的生物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善用生物,热爱生物,为学生今后的生物素养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关海霞. 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融合的实践探讨[J]. 中国新通信,2022,24(10):221-223. DOI:10.3969/j.issn.1673-4866.2022.10.075.
[2]朱立群. 试论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学科整合的切入点[J]. 教师博览(科研版),2022(7):50-51.
[3]余彬红. 浅析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读与写,2021,18(23):181.
[4]许平. 信息技术优化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J]. 读与写,2021,18(2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