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班主任德育策略研究

小学班主任德育策略研究

作 者:陈卫枝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第三小学,浙江 温州 325804)

 摘   要:随着班主任工作内容的日益丰富,教育事业对班主任的专业素养要求也在提高。德育教育,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小学班主任,应当具备基本的德育教育技能与先进的德育教育理念。用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让每一位小学生收获积极乐观的心态,建立健全的人格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世界观。积极探究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的落实策略,有利于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德育;学生;管理;榜样;素质
前言
小学时期,是启蒙学生思想,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其三观的重要时期。在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中,德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在学生管理工作、班级管理工作中做好德育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为小学生后续成长积蓄力量,才能让综合素质相关的教育目标实现。
一、树立良好榜样,落实德育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小学生的校园生活中,班主任像一位大家长一样陪伴在他们身边。班主任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小学生的个人思想、行为选择产生直接进课堂。教师可谓是小学生的第二任父母,要促进德育教育的落实,拘束班主任的言行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建立积极的生活、工作心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付出更多耐心与爱心,才能给小学生的成长注入积极的力量,引导小学生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
良好榜样的树立,应当落实于各个学生管理细节之中。像在接手一个新的一年级班级时,班主任要意识到小学生进入全新学习阶段的适应心理,全面观察小学生,发现小学生不适应的具体表现。像有的小学生经常迟到,他们还没有从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状态中走出来。有的小学生上课行为较为随意,缺少规矩。这些现象,都让德育工作落实极具必要性。如果班主任放任不管,只进行正常教学,会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成绩,更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效率。在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地为习惯,接受小学生身份,并成为合格小学生的过程中,如果班主任只是简单地提出硬性要求,不仅不会让所有小学生接受新的校园生活,还会激起部分小学生的抵触心理。教师要通过家校联合的方式,让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强化时间观念,明确家庭生活的规矩,通过家长榜样的树立,让小学生们自然模拟。像将家庭每天早饭时间定于七点到七点半,时间一过,便不得用早餐。八点到幼儿园,则根据所在位置与校园的距离,明确出发时间,不得有误。而班主任,要成为小学生校园中的榜样。每天早于小学生到校,在班级门口等候小学生,发现迟到同学,秉承宽容的德育态度,让学生观察班主任与其他同学,发现个人不足。日常上课之时,也要坚持提前一两分钟到教室,避免迟到。用饱满的热情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使小学生同班主任一起主动融入到课堂中。用榜样的力量,让小学生们融入到积极的集体氛围中,有助于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营造全新氛围,落实德育教育
严厉的批评,并不是班主任落实德育教育工作最好的方式。严格意义上来讲,过度批评,会影响小学生的价值选择与心理健康。轻松的教育方式,快乐的教育氛围,其教学效果远远高于严格管控,学生也能轻松接受班主任传递出的价值观念。班会,是落实德育教育的传统手段。当代小学班主任要利用好班会的机会,在不同主题的班会中,让小学生有多元化的收获。小学生是班会活动的主体,他们在班会中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产生个性化的感悟。班主任要结合德育教育的需求,去选择合适的班会主题,策划与之对应的实践活动。
像在以“互相帮助”为主题的班会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们回顾自己最近一个星期的生活,想想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得到了哪些帮助。让小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故事分享在班会中,使班会成为小学生与他人交流的平台,有助于班会氛围的开放化,促进小学生个人校园生活氛围和谐化。如果有学生的个人困难仍然没有解决,教师可以在班会上随机开展一次“帮帮他”的活动,大家群力群策,贡献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利用实际行动,促进问题的高效解决。又如在传递传统文化的德育工作中,教师可以利用一次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集体实践活动代替传统的班会。像在宣传剪纸工艺时,班主任带领大家体验一次剪纸,学习剪纸的技巧,了解剪纸相关的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小学生的校园体验,还能让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生的内心,激起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利用学科教学,落实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不是课外教育。将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在一起,不仅丰富了学科教育的内涵,还能让德育教育落实更加自然。班主任,也是班级学生的学科教师。联合各学科教师,将德育内容内化在学科内容中,利用每一次课堂教学的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他们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德育教育小目标的一一达成,最终促成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像在发现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时,教师可以利用语文学科中的激励性人物形象或人物故事启迪学生的心灵,促进小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与模仿的对象。也可以利用数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收获精神力量。更可以结合自然科学知识,让学生了解自己在课堂中犯困的原因,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从小学生群体的认知特点出发,选择最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措施,利用榜样树立、班会营造氛围、联合学科教学等不同的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联系,突破传统班主任工作的屏障,让小学生获得更全面、更积极的成长力量。
参考文献
[1]李艳.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2(19):24-25. 
[2]张旭东. 对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 科学咨询,2021(23):59-60.
[3]徐明琴.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研究[J]. 考试周刊,2021(70):19-21.
[4]朱锦凤. 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策略分析[J]. 读与写,2021,18(7):25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