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 法治课堂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作 者:蔡 倩
(宜昌市猇亭区长堰堤小学,湖北 宜昌 443007)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实,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要素越来越丰富。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学科。在小学阶段,双减政策下不断丰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灵活教学方法,加大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力度,才能让小学生接受到更多的积极精神力量,促进教学成果的丰富。 关键词:双减;道德;课堂;互动;情感
前言
思想是一切行为的先导。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递积极情感,丰富学生的思想,开拓小学生的社会认知面,是引导学生转变思想,优化行为的教学行为。如何在双减政策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展示出更强的学习欲望,更深入地融入其中,是每一位教师创新教学的初衷。
一、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深入到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最强大的动力。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相对较差,教师要利用丰富的课堂互动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小学生产生探究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的兴致,从而主动自律起来,在课堂中认真听讲,全面表达。与小学生互动的切入点,应当从教学内容中寻找。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用小学生能够听懂、能够思考的内容与他们互动,使小学生具有参与互动的资格。
像在学习“新年的礼物”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就小学生的真实生活与学生进行互动。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新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礼物是节日重要的一部分。大家在新年都收到了哪些礼物呢?是自己心仪的礼物吗?”这样的“砖”引出学生的“玉”,让小学生在课堂中做出更多表达。像有的小学生会分享“我收到了一个新书包,爸爸妈妈希望我在新的一年,每天都开开心心去上学,用新书包激励我努力学习,我很喜欢新的书包,是我最喜欢的紫色”这样的心境。小学生在分享有关于新年礼物的个人经历时,心中会再次温暖起来,使道德与法治课堂“天气虽冷有温暖”这样的主题得以升华。又如在学习“我们不乱扔”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一节小视频。小视频有关于不同人在不同公共场所乱扔垃圾的行为,让小学生观看视频后有个性化感受,并在观看完毕之后分享他们对这些错误行为的不满。当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激烈起来,课堂氛围也会越来越好,小学生能够产生探究课本学习内容的兴趣,与教师一起积极探究,积极思考。
二、积极联系生活,强化学习体验
道德与法治学科,和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教师要擅于开发小学生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使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现象、事件,甚至一种想法,成为课堂中的教学资源。推进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的生活化、社会化,有利于小学生将自己的所学转变成为内心想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个人涵养。如果学科教学总是与生活有一段距离,小学生便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程度。将生活化的教育资源作为一股教育活水,引入到课堂中,提升课堂的厚度与广度,才能让小学生在学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
像在学习“传统游戏我会玩”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通过与小学生自身以及小学生家长的互动沟通,了解小学生生活中经常做的游戏,从中选择传统游戏项目,准备丰富的文化内容介绍,让小学生透过自己生活中做的游戏,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体会游戏的乐趣。小学生与家长之间存在一定年龄差距,家长孩童时期做的传统游戏,因为家长群体这一桥梁,为小学生所知,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但很多小学生并不知道他们每天乐于参与的游戏活动历史悠久,也不了解其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利用道德与法治课堂,将二者联系在一起,有利于道德与法治内容学习难度的下降,促进学生快乐学习,有更加轻松的课堂学习体验。
三、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认知
教学资源的丰富,是提高课堂教学魅力,降低学生学习压力的有效方式。当代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要利用多元化的信息搜索平台,寻找更有趣的教学内容,匹配最有意思的教学方式,让创新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在相辅相承的过程中,创设更好的学习平台,促进小学生在课堂中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主动与主动的关系。教师主动搜索教学内容,构建新型课堂,小学生们主动学习,主动获取,从而促进教学相长目标的实现。
像在学习“这些事情我来做”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从教育资源分享平台上搜索与之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课件中有丰富的图片资源,展示了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用这样的课件唤醒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让他们意识到“我居然能够做这么多事情,有这么多种技能”。还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制作一张调查单,让小学生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后面打勾,看谁能完成的事情更多,谁的生活技能更强一些。调动起小学生的比拼意识,利用这样的契机,让小学生想一想除此之外的其它事情,拓展课堂教学内容。良好的教学内容规划,能够激活小学生的思维,使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成为课堂资源的贡献者,每个班级都在个性化学习内容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让各个班级的小学生都实现能力提升目标。
结语
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长期的教育成果。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学习压力的降低,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激励学生找到正确的成长方向。用丰富的课堂互动,与多元化的教学生活,促进小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收获满满。
参考文献
[1]冒树红. "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行为教育的探究与思考[J]. 新课程导学,2022(11):16-18.
[2]刘吉忠. 落实“双减”坚守育人初心 五育并举赋能立德树人[J]. 读与写,2022(14):18-20.
[3]周多喜. 双减政策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新作为[J]. 读与写,2022(11):26-28.
[4]姬长省. 优化教学策略,创新道德与法治教学[J].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版),2021(1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