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作 者:黄依冰 (晋江市实验中学,福建 晋江 362200)

 摘   要:在目前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我们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创新性思维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对于中学生而言,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创造性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目标在于学会运用计算思维识别与分析问题,抽象、建模与设计系统性解决方法,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其信息素养,为学生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做好充分的铺垫和准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造性思维;初中
创造性思维本身就是人类思维的精华。具备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能科学的使用自己的大脑,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才能,从而更好的解决现实问题,解决各种难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也要注意把握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来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可以具备创新的眼光和意识,更好的解决一个个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更新理念,注重创新教育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同时也取决于教师教学的理念和思想。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具有着一定的生命力和活力,而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巧,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收集和采集信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所以,作为教师要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定要注意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要注意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拥有一个可以自由的创造的空间,引导学生更好的思考问题和探索问题,激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为进一步落实创造性思维培养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铺垫。
二、巧妙留白,注重思维引导
中学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还是比较的分散,缺乏一定的自觉性,所以对于一些枯燥的知识无法长时间保持注意力。但是,对于生动的内容往往更感兴趣。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应增添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知识的学习探究中,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比如在落实“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演示文稿”时,这节课要求学生可以应用演示文稿进行模板设计。在授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趣味性联系,让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去欣赏一些精美的模板,从而激发学生进行设计的积极性和欲望,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会愿意主动进行创新和模板设计创造,帮助学生可以在一个轻松氛围下掌握知识。另外,在课堂中,为了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去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创新探索。信息技术知识是最灵活、最丰富的,操作方法也多种多样,操作实践得越多,所学的知识、经验与技巧也就越多,而这些经验与技巧往往不是从书本中直接获取的。所以,教师在授课中,不能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注意为学生留白,让学生可以针对一些问题进行自主探索。比如“探索电子表格序列填充”一课,这节课要求学生可以正确的使用公式法计算工作表的数据。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讲解基本知识时,要注意留白,让学生可以自主讨论,通过观察教师给出的样例工作表,交流工作表的栏目和添加方法等。
三、学科融合,注重课堂延展性
为了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应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内容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新的速度极快,教材内容有时可能跟不上新发展的内容,为此,教师的教学应不能拘泥于教材,应不断地渗透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制作我的零用钱统计表”一课,本课要求学生了解图表传达信息的特点,掌握创建图表方法,学会修饰图表。在练习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一次性用品与环境保护”主题的系列图表设计作业任务,拓展教学内容,通过“中国历年森林面积情况表”、“一棵树的价值(有50年树龄)”、“泉州市民使用一次性用品的调查”三个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三种图表对于表达数据的优势。当然,在落实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借助其他学科来推动教学,比如美术学科的标志设计内容延伸到Photoshop软件的图像绘制中等,通过学科整合提升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效果。
四、以评促教,注重评价维度提升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也需要根据学科特点落实。信息技术学科集合了基础性和工具性还有综合性的特点,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信息素养进行评价,同时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对学生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灵活多样,要丰富评价的内容和主体,包含理论知识考察评价,也要涉及到学生实际操作评价。比如分小组评价学生的电子海报作品,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积极性,让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得到培养。
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我们应根据学科特点,采取各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把创新思维的种子埋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为社会提供更多信息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洪云.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J].数码设计(上).2018,(8).
[2]廖小勇.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 [J].读与写(上,下旬),2015,(20):318-318.
[3]王萍.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C].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