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中职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

浅谈中职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

作 者:章小玲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浙江 温州 325800)

 一、扎实基础

分层教学法所提倡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改变,其中蕴含着素质教育的深层机理。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从业教师提出了诸多方面的要求,其专业化水平建设至关重要。新时期、新模态下,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分层教学法的本质核心及优势价值,注重加强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善于通过培训、网络等渠道,了解学术领域的最新动态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有效地将之付诸实践,并从中积累丰富经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对于中职院校而言,亦需树立高度的师资战略意识,加大对分层教学法的宣传,并组织开展多样化的专题教研活动,积极邀请学术专家、业务能手广泛参与,借此更新教师的思想理念,搭建良好的交互平台,对分层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深入探究,共享有效工作经验,携手进一步创新,扎实智力因素保障。如此在高素质水平师资队伍的强力支撑下,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才能得到极致释放。
二、了解学生
对学生的认知与了解,是合理分层并有效组织中职数学分层教学的基础。在实际践行过程中,教师应从不同向度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包括学科基础、学习兴趣、情感态度、能力素质等,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精准把握他们的基础信息,从而有效地进行同质分组。其中,学科基础的评价了解可通过上一阶段的数学考试成绩测得。而关于学习兴趣及情感态度的评价了解,则可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展开,关注他们课堂回答、线上自学等表现情况。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对纷杂的社会发展形势,当代中职生的认知处于动态变化中,学习兴趣、情感态度等并非一成不变,要注重加强对他们的成长分析,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总结梳理相关影响因子,继而针对性地输出教学引导,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另外,能力素质作为一个充满变数的因子,是支撑中职生学好数学的关键。
三、明确目标
科学、明确的目标导向,是有效展开中职数学教学的重要保障。心理学家布鲁姆曾言,“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成果”,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指引着二者的能动过程。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亦需体现在目标规划上,可参照美国教育家马杰的指导理论,即充分考虑中等职业院校教育的属性及特点,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指导,根据对各层级学生的了解,提出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具体而言,针对A层次的学生,除了升学需求之外,定位于技术型、技能型方向人才的成长,在按要求完成大纲学习任务外,还需重视对他们学习能力、探究精神等素质的培养,为之继续深造铺垫基础;针对B层次的学生,他们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经过不懈的努力极可能再进一层,要注重加强对其潜力的挖掘,结合其升学与就业方面的诉求,指导他们高质量完成大纲要求,并激活他们的奋进心理;针对C层次学生,则致力于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学科兴趣为着力点,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优化课程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战略价值日臻突出,是社会各领域发展的核心力量。时至今日,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基于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认可,其在教育系统中的定位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专业过硬的高素质人才。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育人方面有着独特的学科价值,助力专业素质发展的同时,有助于升华人文素养。为此,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基于上述目标导向,加强与专业学科教师的联动,继而有的放矢地调整数学课程结构,突出其实用性,有效提振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还需注重创新组织流程,植入系列能动因子,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例如,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中,依托多媒体技术应用优势,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元素塑造真实虚拟的问题情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确保各层次学生都能有效了解,继而基于异质分组,促进同学之间的交互,最终达到互助成长的目的。
五、完善评价
评价是中职数学教学系统中的关键一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之余,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指引。核心素养视角下,中职数学教学除了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外,还要重视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完善的考核机制设定应当改革组织方式,有机地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统筹在一起,通过开卷与闭卷结合、隐性与显性结合,全面、客观地反馈学生真实水平,并关注他们的成长动态,从而指导科学的分层,为进一步的教学铺垫基础。同时,还需改革评价内容,根据A、B、C 三个层级学生的教学目标要求,在肯定他们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客观、科学、理性地自我认知,辅导他们调整学习进度与方向,并制定个性化的成长方案。在此过程中,要善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给予进步明显的学生以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端正后进生的态度,总结影响其成长的因素,着力于其学习内驱力建设,构建良好的学风文明,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另外,基于上述信息反馈,动态调整学生层次划分,提高他们的期待。除此之外,还需重视引导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广泛参与,积极了解他们的建议或意见反馈,更为精准地把握其需求,保证分层教学的可行性、实效性。
六、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有着多方面的价值产出,是提升育人效率及质量的有效路径,应当给予充分重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结合中职数学教学特点,基于科学的原则导向,梳理清楚各环节的实施要点,并依托高素质师资队伍支持,了解学生、明确目标、优化课程、完善评价,从而实现学生的最大发展。在未来的工作中,中职院校教学管理者要在以往数学教学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着力于数学素质教育改革工作,结合对中职院校学生群体特性的分析,找到最佳的数学教学路径。与此同时作者也希望学术界持续关注此类课题研究,结合实际情况,从不同维度视角切入,针对性地提出更多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建议,助力我国中职教育腾飞。
参考文献
[1]罗集学,中职学校对口升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教育,2021-10-08
[2]奚竹青,信息技术条件下中职数学隐性分层教学的方法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10-20
[3]崔建锁,中职数学教学应渗透情感教育[J].河北职业教育,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