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析
作 者:肖阳春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思源实验学校,江西 赣州 3413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认识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并结合新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在全新的教育时代下,做好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构建现代化的课堂,赋予学生多元化的学习体验,才能让语文课堂成为快乐之地,成为高效学习和快速提升之地。 关键词:创新;语文;课堂;学生;构建 前言 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创新理念的出现,让教育工作者开始反思个人教学行为,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更加多元的手段,引导小学生融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落实。才能让语文教学作用于学生语言认知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越来越喜爱语文,主动探究语文知识。 一、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全面发展的今天,教师要强调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现代化的课堂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学生学习体验的优化。在教育资源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容易获取的今天,每一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并结合教学需求,积极使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设备,让课堂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的审美特征。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一改往日死气沉沉,个人讲解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小学生具有语文学习的新鲜感,建立全新的语文学习目标。 像在讲解“国宝大熊猫”这一习作内容时,如果教师只是将国宝大熊猫这样的主题交给小学生,告知学生他们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描述他们眼中的国宝大熊猫。小学生能够接收到重要的学习任务信息,却没有习作学习兴致。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习作任务,部分学生会出现敷衍教师,不认真完成习作的问题。要优化课堂情境,教师就要在备课环节,利用网络平台,寻找与国宝大熊猫相关的图片。用色彩鲜艳的图片,调动学生的视觉,促进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国宝大熊猫这一主题上。再给学生播放有关国宝大熊猫近况的小视频,促进学生在个人认知的基础上,获得更加全面新鲜的认知,从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在之后的写作中有新的想法。在接触课外学习资源之前,很多小学生只知道大熊猫很可爱,它们吃竹子,胖乎乎的,无忧无虑。但在观看了教师播放的视频和提供的图片后,他们能够了解到当前大熊猫的处境十分危险。熊猫数量的减少以及人工繁殖的危害,让国宝大熊猫的保护工作越来越难。能够形成认知冲突的学习资源,有助于小学生产生个性化思考。将描述国宝大熊猫外貌的写作思路,转变成为思考如何保护大熊猫,如何号召大家认识到大熊猫的现状等。 二、优化课堂问题,调动学生思维 设计有效的课堂问题,能够让课堂教学环节更加连贯,也能推进课堂互动活动的质量提升。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相信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总是利用最为简单的课堂问题与学生互动。在讲汉字时,会直接告诉学生这个汉字的发音和汉字所对应的词语。用大量的输出代替课堂有效提问,或在自己输出之后问学生“对不对?是不是?”出于对老师的依赖,大多数学生选择回答“对、是”。这样不经过头脑思考的回答是没有意义的,如此的课堂互动也并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思考。如何设计教学问题,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高效发展的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像在讲解《我们奇妙的世界》这一课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要认识到导入环节设置的目的,就是开放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开放性的问题与学生互动,像“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描述我们的世界,你觉得是哪个词语呢?今天的作者用奇妙这个词描述我们的世界,你觉得我们的世界有哪些奇妙之处呢?”开放性的问题,对应的答案也是灵活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不同的想法,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在阅读理解环节,教师要针对字词理解、语句理解、修辞作用分析,提出对应问题,让每一个问题都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重视诵读学习,加强情感体验 诵读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环节。但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忽视了诵读教学,也没有给小学生诵读学习的机会。有效的诵读,能够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融入到语文学习内容的情感情境之中。在诵读的过程中,声音能够刺激学生的听觉,使学生的心灵在听觉的支配下得到滋养。每一篇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有不同的情感色彩。诵读,是让这些情感色彩更加鲜明的高效方式。小学语文教师要将诵读环节融入到课堂结构之中,用声音的产生,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加强。 特别是在学习古诗词时,小学生并不能通过简单的阅读发现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但诵读,能够使文字中的信息快速迸发出来。像在讲解《暮江吟》这首古诗时,作者通过简短的字句,描述着弯弯如弓的新月,珍珠一样的露珠,表达着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诵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小学生一边读,一边赋予自己的情感。一边读,一边想像。在有效的诵读中,将自己带到一个个性化的古诗情境中,站在诗人的角度,去观看古诗描述的场景,与作者产生共鸣,让古诗词学习变得与众不同,在诵读之后,意犹未尽。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给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外在条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关注学生基础知识获取的同时,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用现代化创新化的教学活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林秋玲.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考试周刊,2022(4):29-32. [2]脱丽霞.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巧分析[J]. 科教导刊,2022(8):140-142. [3]马春华.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滴体会[J]. 黑河教育,2022(2):28-29. [4]马凤明.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境界[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1,37(3):3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