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议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创新思维
作 者:李会丽
(行唐县地方志编纂中心,河北 行唐 050600)
大
中
小
摘 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人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问题,提高人们思想觉悟的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在任何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一切工作的核心和前提。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维
一、思想政治工作中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之一。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涌现。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思想政治工作中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正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特殊的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的机遇很多,困难也不少。要抓住机遇,解决困难,就需要我们改变思路,创新思维,跟得上时代潮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思想政治工作中创新思维的方法和途径
具体来看,把握新形势、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要求我们必须拿起解放思想这把“金钥匙”,打开新思路,找到新路径,推动各项工作登上新台阶。
(一)争做表率,提高思政工作的驱动力。
领导干部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强化理论武装,坚定政治信仰。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之以恒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切实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要推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汲取前进动力,坚定信仰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如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配合防疫工作,自己首先要做到,丧事简办、喜事停办,坚决杜绝人员聚集。只有领导干部做到位了,才会有说服力,群众才会自觉遵守。
(二)温暖人心,增强思政工作的凝聚性。
思想政治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只有走心才能打动人心、凝聚人心。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带着真情实意工作。要坚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坚决纠正”重要指示要求,从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在教育、住房、医疗、就业、交通等民生实事上下更大功夫,在解决群众温暖过冬、残疾人康复和就业、老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问题上下更大功夫,在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严查民生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上下更大功夫,真正做到凡是关乎民生的事、事事在心,凡是顺乎民意的事、件件落实,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培树典型,增强思政工作的有效性。
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在工作中要大力宣扬担当精神和斗争精神,培养在其位、谋其政,知难不畏难、抢滩不守摊、扛事不避事,看准的事情、定下的任务,千方百计抓推进的典型,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敢于旗帜鲜明地指出来,决不能熟视无睹、包庇纵容,耽误事业发展。要大力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市政策规定、专业知识,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专业领域内的行家里手。通过树立典型,借助榜样的力量,于无形中激起人们的羡慕和向往,点燃人们心中的激情和理想,从而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进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四)加强沟通,增强思政工作的向心力。
管理艺术的精髓之一就是有效沟通,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充分尊重群众,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平等探讨,切磋交流。多到一线办公,不要当遥控指挥,不要当甩手掌柜,走出机关,现场沟通,解决问题;多研破难之法,沉下心来,钻进去,研究琢磨,弄清弄透,多种渠道寻找解决的途径,筛选出最佳的方案和办法;多办顺民之事,各项工作都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利益,尽可能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结果。
(五)宣教并举,增强思政工作的扎实性。
宣传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扎实开展的有效手段。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宣扬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组织“红色经典朗读活动”“红歌大赛”“红色故事宣讲大会”,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如革命圣地西柏坡、当地的烈士陵园、爱国主义基地等,重温入党誓词,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把好思想建设总开关。
总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系统观念,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提供有力政治和思想保障。坚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广泛覆盖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开展工作。坚持守正创新,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使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