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课标下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自主游戏教学的新思考
作 者:许梦茹
(颍上县第二幼儿园,安徽 阜阳 236200)
大
中
小
摘 要:幼儿园时期是幼儿接受义务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幼儿未来的教育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业,幼儿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的现实意义,积极探索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推动教学效果的提高。而幼儿自主游戏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兼顾了幼儿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发展需要和教学要求,在新课标背景下,将这种教学方式与幼儿教育有机融合,一方面可以激发幼儿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而夯实幼儿未来的学习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幼儿园;游戏教学;自主
所谓“幼儿自主游戏”就是以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和个性化为前提,来调动幼儿参与游戏教学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同时以更加主动的状态来在游戏情境中进行自主思考与体悟的过程。在新课标背景下来开展幼儿自主游戏教学,其特有的自由性、随机性能够使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而游戏过程的实践性也为实现幼儿的所思所想与游戏过程、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提供了先决条件,有助于极大地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幼儿的个性化。具体来讲,需要幼儿教师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优化游戏环境,挖掘游戏潜能
游戏环境的优化是有效提升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实效性的重要保障,这是因为幼儿正处于心智思维尚未发育成熟的懵懂阶段,而其所处的日常环境则是直接影响其认知思维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在自主游戏的组织过程中,幼儿教师就需要结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需求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含有游戏元素的教育环境,使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激发。
具体来讲,幼儿教师要为幼儿的自主游戏创设富有游戏性的物理环境,通过空间设计和游戏设备、游戏材料的投放,来创造有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比如在以发展幼儿弹跳能力为目的的体育游戏中,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参观动物园”的游戏情境,让幼儿们模仿各种动物,并完成“小青蛙找家”、“模仿大象走”、“模仿鸭子走”、“青蛙跳荷叶”等游戏动作,以强化学生对双脚跳动作要领的掌握。
二、融入生活经验,丰富游戏内容
自主游戏教学活动是对幼儿教育的重要补充和有效辅助,其目的在于改善以往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使幼儿能够在幼儿教育这一重要阶段获得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意识、实践动手能力等的综合提升。而对于幼儿来讲,若想使这一创新化、趣味性、互动性和个性化教学新模式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就需要在设计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使孩子们产生自主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以实现游戏效果的最大化、最高效实现。
比如在组织传统“过家家”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联系自己日常生活中与爸爸妈妈相处的真实场景,来将这部分生活经验与游戏有机融合。首先,将孩子们按照每3-6人的标准分为一个“家庭”,然后教师需要引导不同“家庭”中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家庭角色”,比如爸爸、妈妈、妹妹等,然后让每个小组结合日常生活分别完成收拾家务、超市购物、饭后洗碗等家庭任务。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决定谁来负责打扫卫生的问题上,部分家长的“斗智斗勇”,在超市购物的过程中的角色分配(爸爸是大力士,负责推车、拿东西;妈妈是组长,负责买东西)。这个结合了学生生活经验的团体游戏过程,使传统的过家家游戏变得更加鲜活和真实,学生们的参与更加积极主动,其所收获的愉悦感以及对团队分工合作的认识也更加有效且深刻。
三、融入多元材料,开发幼儿思维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明确指出,教师要“确保尽可能采用游戏化的学习方式,确保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得到彰显”。游戏材料是组织幼儿自主游戏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实现幼儿思维开发、幼儿探索欲望调动的前提条件。具体来讲,在自主游戏中应用的游戏材料主要包括三种:
(一)提供科学适宜的游戏材料
所谓科学适宜的游戏材料就是要保障游戏材料的可操作性,比如教师在数学游戏中提供的娃娃玩具和排序卡片,教师就可以首先引导幼儿们进行游戏材料观察,然后再让孩子们利用这些游戏材料完成教学任务。经过观察,幼儿们发现,这些娃娃都是一样的,只是存在大小高低的区别,然后学生们就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对这些材料进行了排序。当幼儿完成了正确的排序后,他们会收获一种愉悦感、成就感和自信心,这时候,教师也需要及时地对幼儿进行鼓励和激励,比如奖励幼儿小红花等,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自主游戏的热情。
(二)提供半成品与低结构材料
将半成品与低结构材料与自主游戏有机融合,是出于充分尊重不同幼儿差异化游戏能力的重要选择,也是保障幼儿学习信心树立的关键因素。比如在美术自主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准备很多杯子和用杯子制作的半成品材料,在区域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宜的材料完成美术创作任务。很多动手能力薄弱的孩子在利用牛奶杯子完成娃娃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甚至是游戏自信心的打击,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孩子们利用娃娃半成品来继续完成制作,这不仅减轻了孩子们的游戏与制作压力,更有助于发展幼儿的个性化和自信心。
结束语
总之,在幼儿认识与感知世界的过程中,除了幼儿教育之外,游戏始终在推动幼儿认知探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一方面可以促进幼儿健康发育、快乐成长教育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寓教于乐的教育价值,从而使幼儿提升自我的同时,获得心理和情感的双重满足。因此,在组织幼儿自主游戏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首先要树立明确的自主游戏教学理念,而后在游戏环境的优化、游戏内容的丰富、游戏材料的完善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以提高幼儿自主游戏学习的有效性,推进幼儿教育新课标的落实。
参考文献
[1]麻瑶娟,张莉.幼儿园游戏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21,(1):89-92.
[2]方愉.运用生活教育理论促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J].科普童话·原创,2022,(9):3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