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作 者:龚 菊 (宜昌高新区金东方小学,湖北 宜昌 443000)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2022ZJY880)

 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实,小学数学教学的背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利用全新的教学观念变革传统课堂模式,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使教学实践活动符合双减政策要求。在教育转型的今天,一线教师要反思当前的教学问题,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双减;数学;课堂;作业;创新
前言
在社会经济与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水准也越来越高。将新的教学思想融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才能为学生提供更高质的教育服务。双减政策的落实,推进了教育革命,也突出了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构建全新小学数学课堂,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是每一位教师的使命。
一、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数学教学
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双减政策的落实,并不是要降低数学课堂中的知识量,而是要想办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更高效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要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转变教育观念,深入学习双减政策的实践意义。并结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开创全新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找到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从而降低其心理负担。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情境之中,使小学生在形象生动的环境中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像在讲解“方向与位置”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搜集与之相关的图片资源,让小学生借助卡通化的图片,完成方向与位置相关学习任务。像描述某一建筑物或物品的相对位置时,能够结合方向描述去确定具体位置。利用丰富多样的图片,让小学生在课堂中展示自己的方向与位置学习优势,丰富其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在情境中快速积极理解方向与位置知识,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二、创新作业设计,优化数学教学
作业改革,是双减政策下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的数学作业设计不科学,会影响其学习热情和课后学习效果。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设计课后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及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漏洞,巩固课堂所学。课后作业的有效设计,能够辅助教学,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但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因错误的作业设计认知,使作业成为了小学生数学学习上的最大负担。大多数教师认为数学作业设计得越多,学生就能将更多的时间投放在数学复习上,提高其数学能力。殊不知繁重的课后作业,让小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占用,没有了一定的自由时间和娱乐时间,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抵触情绪越来越强,产生敷衍、应付的学习心理。突破机械化、重复化作业设计模式,结合学生的真实需求,考虑学生作业完成时的感受去设计高效合理的作业,才能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负担得以降低。双减政策对数学作业的设计提出了明确要求,结合双减政策的需求,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体制进行改善,优化学生作业的结构,使作业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才能使作业发挥积极的数学教育作用。
数学作业应当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导向作用。坚决不再设计机械化、重复化和惩罚性作业,控制好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时间。加强多个学科教师的讨论和协调,结合不同班级的学情,确定好不同学科作业在学生整体作业中所占的比例。针对数学学科,除了基本的书面作业,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开放性或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完成实践项目,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像在学习“元、角、分与小数”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买文具”的任务,让学生在了解了元、角、分相关知识后,根据自己的文具需求完成一次独立买文具的任务,并将自己买文具的具体过程记录下来,特别是其中涉及到的金钱数据。这样开放化和实践化的作业,能够让小学生锻炼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生活能力,丰富其生活技能。
三、丰富学习平台,优化数学教学
在双减政策下打造全新的学习平台,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助于其学习质量的提高,还能让课后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只能在课堂内利用课堂时间与教师交流获得数学知识。离开校园之后,即便遇到困难,也无法寻求他人帮助,只能自我消化或待日后处理,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是较为不利的。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帮助小学生缓解数学学习压力。通过全新学习平台的构建,促进课后服务渠道的丰富,让教育资源得到平均分配,帮助小学生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站或微信群等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公共网络学习平台上获得线上学习服务。当小学生遇到课后学习问题时,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向教师或同学求助。在微信群中,如果有同学提出问题,能够提供帮助的同学则可以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教师也要定时检查微信平台上的问题,定期回复学生,并与大家分享高质量的学习资源,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影响下,教师要重新思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为重要目标,促进学生在课堂中高效学习。本着减负增效的双减教育原则,创新课堂活动,丰富学习平台,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越来越丰富,学习方法更加灵活,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小利. 双减政策下的小数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 中外交流,2021,28(9):366.
[2]张春映.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增效策略研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6):74-75. 
[3]张琴. 落实"双减"政策,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加减法"[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2(3):239-240.
[4]张亮国.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的新型教学思路探讨[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22(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