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教育研究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教育研究

作 者:支瑶瑶 (乐清市建设路小学,浙江 乐清 325600)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中,教师要对美术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标准,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美术知识,从而提高对美术的鉴赏能力。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绘画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美术知识进行大胆的创作,与想象相结合,最后得到富有创造性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使学生可以领略美,发现美,学习如何创造美,构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创新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创新教育
一、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受创新的快乐
每一个学生都有创作的愿望,美术课是展现学生天赋的好地方,但是,由于教室里的严肃氛围,学生不敢表现出来。但是美术课的教学氛围应当是轻松、愉悦的,即“轻松的环境,教育的乐趣”。为了达到这种氛围,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设计一些小游戏。例如,老师在教学小学美术浙美版一年级上册《色彩大家庭》时,教师用单调乏味的方式讲解肯定会令人厌烦,这次教师可以设计一种游戏,由几个学生组成一队,教师说一只动物,接着由一位学生先画一幅图,接着由另一位学生根据上一位学生的图,接着画出一幅图,直至最后一位学生画完,你能猜出画中的动物是谁?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们讲一个小故事,让学生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团体,用卡通等方式表演,既能使学生感到有趣,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1]。
二、让学生学会如何审美,在创新中提升自我
对于初次接触到的东西,学生常常会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去亲近,并以一种好奇的心态去了解那些不熟悉的东西。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其审美水平也不同。因此,要把正确的美学方法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老师在教学小学美术浙美版一年级下册《小小书签》时,老师可以鼓励同学们做书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增加创作的乐趣。学生创作的内容多种多样,在不同的层面上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美,有的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思想,有的则是普通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教学环境,使其与课堂环境融为一体,并掌握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和技巧。老师通过对作品中的线条、色彩等元素的讲解,使学生自觉地形成一种美学理念。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性格特征,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老师要给予肯定和赞扬;在学生犯错时,老师不能只责备,要及时纠正,给学生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提高教学效果。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欣赏一件作品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以免学生跟风[2]。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获取最新消息
美术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老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和观念。当今社会,人们对美术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果作品的画面太旧,观众就很难体会到它的趣味。因此,学生们必须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不断地获得最新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和学生的学习结合起来。例如,老师在教学小学美术浙美版五年级下册《标签与品牌》时,品牌商标的设计,既是一个重要的创意课程,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在当前的工作中,为公司的商标设计是一项普遍的工作。通过网络选择素材,寻找灵感,并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由老师安排的商标设计任务。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创意能力,并能熟练地运用设计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在自己的兴趣范围内进行选择性地吸收,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容易,使学生对美术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3]。
四、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知识积累
当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普通民众对美术专业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日益关注,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这一切使得美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取得了新的突破和发展。要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就必须在教学前制订一套科学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例如,老师在教学小学美术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窗外的风景》时,老师可以通过对“遮蔽”现象的介绍,通过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方法,给学生创造一个比较立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认真地观察。在正式教学前,老师可以先对遮蔽现象进行讲解,再将其与美术中的遮蔽现象相结合,使学生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此期间,老师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如绘画、纸工等,帮助学生掌握关键知识。老师要鼓励同学们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创造中寻求快乐,展示自己的创意和创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如何表演。
五、进行美术动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许多内容是属于动手操作的范畴,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进行操作,在操作中培养创新能力。例如,老师在教学小学美术浙美版六年级下册《奇思妙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小设计入手,将纸盒与制作生活用具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根据需要以及根据纸盒的形状大小等,将其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这一过程具有极大的可拓展性,对学生没有进行方式方法等方面的限制,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设计作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在美术课堂上进行合理的创新,以丰富的美术知识,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领悟力,使学生充分挖掘课堂的内涵。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把核心素养和创新教育的理念融入到美术教学中,要把握好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罗丹.创新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一代.2021,25(3):285.
[2]肖新来.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的途径探究[J].美育时代(中).2018(06).
[3]鄢丽萍.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微探[J].亚太教育.2019(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