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对幼儿开展的众多教育项目中,音乐教育有重要意义,不容忽视,若要培养幼儿更多的对音乐学习兴趣及对音乐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方法,就应当在对传统的音乐教育进行一定的改革与创新。在进行幼儿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幼儿该时期的特点,更多的在日常音乐教学活动中融入快乐学习、全身学习的理念,将幼儿的音乐教育与游戏、语言及教学方式进行良性结合,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欣赏音乐、体会音乐的魅力。基于此,本文在对幼儿的特点急性分析后,从幼儿喜欢音乐、提升幼儿想象力、学习积极性、想象力、节奏性训练及培养幼儿情感方面对幼儿园的音乐教育进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课;活动。
音乐教育不单是对音乐理论知识及操着技巧的教育,同时也是情感上的熏陶及宣教,音乐教育在幼儿园的教育性工作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及地位。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可有效发展幼儿的基本性音乐能力,但幼儿园所接受的幼儿在性格及年龄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过程中,需要采用特殊的教育手段及模式,才可有效的提升幼儿对音乐的良好学习兴趣及音乐技巧的掌握程度。因而,为了更好的提升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从小培养其良好的音乐兴趣,在幼儿园音乐的教学活动中采用独特的教育性艺术显得十分的有必要。
一、让幼儿喜欢音乐 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活动中,应当更好的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及良好的参与愿望,千万注意避免幼儿的“呆坐干听”,要使得幼儿在倾听的过程中“有事可做”,更多的使幼儿充分应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音乐的学习,让幼儿全身性的投入至音乐的学习氛围中。通过音乐教育可很好的发展幼儿的感知性,更多的强调幼儿的眼、脑、四肢及耳的协调性作用,提升幼儿对音乐的敏锐感觉,提升大脑的灵活反应能力。幼儿教学中,千万不能抱着要求幼儿唱准每个音符,更多的是要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的参与、发现及体验音乐,每个人在对音乐欣赏时都有不同的感受,正是因为这些独特的感觉在自我良好的理解、消化后才能发挥良好的创造能力。而具体对幼儿音乐教育上应当要做到①歌词通俗易懂、内容幽默滑稽、与生活相关、最好是该年龄段小孩较为感兴趣的动物;② 歌词大意可通过动作表达,尽可能选择第一人称进行的歌曲;③ 歌词容易形成记忆,最好是段落重复性的,如《三轮车》、《滑滑梯》及《拔萝卜》等,这几首歌从曲调方面来看,较为平滑、适合幼儿歌唱,歌词上幽默滑稽,贴近生活,容易记忆,可通过肢体动作的形式表达。
二、通过音乐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提升参与的积极性及趣味性 音乐活动应当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直观的教学,让幼儿在进行音乐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手、脚、口、心及脑用心去领会唱、奏、演、动、听。幼儿只有在兴趣性较强的音乐活动中,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参与音乐活动,萌发幼儿的感觉美,体现良好的情趣性,有效的启发自由的个性,杜绝强制性,而关于幼儿音乐课堂上的纪律性,应更多的反应在执行音乐动作的规律性,即歌曲中的音乐大意可通过幼儿的动作进行反应,且动作符合大意即可,并无是否标准之分。例如:在欣赏歌曲《蝴蝶花》时,可让幼儿充分发挥自我的想象力,扮演花儿,扮演蝴蝶,结合音乐中的情景进行歌唱,后进行轮换,既提升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又可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有效的提升了幼儿对音乐的良好感知能力。
三、有计划及目的的进行节奏性训练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构成的重要因素,幼儿天性好动,嬉笑打闹闲不住,针对这一点,课堂上进行音乐活动若不能紧抓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将很容易被其它事物所吸引,音乐的节奏性训练与音乐及语言有着密切的关联,音乐的节奏及音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轻重、长短及语调。幼儿从语言学习出发,可形象及生动的掌握好音乐节奏,如师生问好,可让幼儿掌握好最为简单的节奏,例如,老师:小朋友-早上好,小朋友:老师,早上好。如进行节奏性训练《小毛炉》可按照“手里拿着小皮鞭”,边念边捻指及弹舌配合声音训练,可很好的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最后节奏朗诵,即要求学生采用朗诵及声势训练同时进行,例如进行《喂青草》朗诵时可通过边朗诵,边拍掌、拍腿等方式进行,且无论是采用拍掌、拍腿时都要求幼儿抓住节奏,必须要逐一的进行练习,首先按照节奏进行朗诵,后在朗诵过程中结合拍掌、拍腿动作,还可通过节奏模仿、节奏接龙及节奏串联等方式进行节奏性训练。例如在演唱歌曲《小老鼠》中咕噜咕噜咕噜咕噜,该句是由8个十六音符所组成,演唱时幼儿较难掌握,而通过拍掌及拍腿等节奏性训练可很好的解决这一难点,可有效增加幼儿歌唱时的兴趣,通过良好的节奏性训练可提升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例,可有效的提升幼儿的兴趣及爱好。
四、采用音乐活动可很好提升幼儿的素质,培养幼儿的情感 良好轻松明快的音乐可很好提升幼儿学习的趣味性,可有效的挖掘出深层次的创造能力,启发幼儿用身体去感觉事物的各种动作,例如:让幼儿唱《小厨师》:小白帽呀,手拿小铲刀,围上花兜兜呀,脸上了的眯眯笑。小厨师真正忙,炒菜又烧汤,你尝我尝大家尝,乐坏我们这些小胖胖。这首歌曲十分俏皮,曲调诙谐,很有童真童趣。老师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让小朋友扮演小厨师进行游戏的形式深刻体会小厨师的生活乐趣,幼儿在体会了情景后更容易形成良好的互动式学习。
高尔基曾说过“在欣赏音乐时,得用自己的经验及印象和知识去补充”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乃是一种使人迷恋替良、美和人道主义的最美妙、最精细的手段……”幼儿的知识面比较窄,但人对音乐的感知是与生俱来的,且幼儿另一突出特点是表现欲望较强,他们常通过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的方式参与到音乐的活动中来。教师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活动的教学中应当利用幼儿该时期的生理特点,鼓励其应用动作、舞蹈等肢体性语言的方式,吸引其对音乐的注意力,培养好良好的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幼儿的音乐潜能,使幼儿在形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及提升更多的智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张欣.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教师教育方式的探究 [J].教育教学论坛 . 2010 ,12(10) :22-23.
[3] 李晋暖.幼儿音乐活动设计与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李婷 . 幼儿音乐综合艺术教学的实践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10 ,7(3): 55-56.
[5] 程英.对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问题的检视与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12):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