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探讨“体验式”教学激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施方法
作 者:黄树玲
(宾阳县新桥镇中心学校,广西 南宁 530401)
大
中
小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生启蒙教育必修课,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树立好正确的三观,对于学生成长及未来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教育改革的要求,各种创新性教育手段越来越被鼓励和推崇,体验式教学就是其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通过引导,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参与中将理论与日常联系起来,从听懂到会用,自动的将书本上的道德标准、法律要求内化于心。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实施方法
引言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不同于传统的教授方式,这种方法是提前构建教学情境,联系课程内容和现实情况,让学生们在亲身参与中,达到对知识的充分学习、理解和掌握。在“体验式”教学的带动下,学生会被新颖的课堂设计所吸引,顺理成章的融入设置的情景中,设身处地的去主动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师在利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能将以往用于维持课堂秩序,要求学生提高注意力的时间节省下来,转而投入实际的教学内容中,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一、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课堂内容
“体验式”教学的一个较经典的方法,就是根据课堂内容,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扮演。这是一种充分考虑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角色扮演中,增加学生与课堂的融合度,让学生们忘记传统课堂的束缚感,将课堂当成表演和游戏的舞台,真正的参与其中。作为教师在设计课程阶段,需要以教材中的实际要求作为情景创设的蓝本,确保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有章可循。要找到学生兴趣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这一新型教学方式,并主动积极的参与其中。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生概率高的实践进行设计,要让学生觉得很不陌生,在角色扮演中能够增强代入感和真实性。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课本种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在讲解《干点家务活》课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创设日常生活情景,由学生扮演家庭中的角色。在表演中,设置正反对比的情景,如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情景设置不同的做法。在表演后,引导学生思考,指出刚刚的情景中不同之处,哪种做法好,另一种做法存在的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通过一系列问题,让全体学生在情境重现中,认识到自己也可以成为家务劳动中的一份子,日常生活中,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要自己主动完成,帮助父母减轻负担。通过演绎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课堂内容,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轻松的氛围中达到教学目的。
二、举办案例分析活动带领学生分析相关知识
举例子是日常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况中理解抽象化的内容,进而解决疑问。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一些较抽象的精神、思想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难以通过文字叙述理解,所以此时,采用案例分析,在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中了解精神的是实质、内涵,将对学生理解相关内容很有帮助。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学到《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中,对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情怀的授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研读革命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提升学生们内心的爱国之情。研读的案例材料可以包括战争时期的刘胡兰、黄继光等为国牺牲的民族英雄;当今面对疫情,勇敢逆行的白衣天使、党员干部的感人事例;还可以一起学习为我国航空航天、粮食杂交、深海探测等科技领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科技工作者们的具体事例。通过带领学生们进行相关事例的研读、分析,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民族大义、什么是爱国情怀、什么事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之心,强国之志。
三、观看道法知识讲坛促使学生实现知行合一
在课堂上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是当下课程开展过程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利用多媒体,可以迅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障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配合着基础理论知识学习,适时的观看道法知识讲坛是帮助学生理解更深入的有效手段。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寻找与本堂课程相关的视频讲座,在授课中结合相关视频,让学生可以切身的了解道德、法律存在的内涵和意义,以及与我们生活切实相关的练习,并认真履行遵守,做合格公民。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成长》,讲授《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课程中,教师针对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授课时,可以通过借助《今日说法》等普法节目中现实案例,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在观看中知晓违反交通规则带来的严重后果,并深刻明晰在面对同样情况时,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倡导学生不仅要自己遵守交通规则,还要做一名具有社会责任的小交警,遇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要及时提醒,要做好身边小朋友和父母的安全出行监督员。通过视频教学,让学生充分明晰自己的社会职责,从小就建立起作为一个合格公民的社会责任。
结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思想道德教育,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深远。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上,让学生树德守正,从而行正道、守正气的健康成长是这门课程教学需要达到的核心目标。本文针对这一目标,提出了改善当前传统教学困境的新方法体验式教学。通过对角色体验、案例分析、观看道德法治讲坛等三种方法的分析,明确体验式教学手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可行性,帮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勤动脑多思考,轻松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助力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效。
参考文献
[1]陈雪珍. 引情境体验入课堂探思政课程新模式——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体验式生态课堂初探[J]. 教师,2021(19):54-55. DOI:10.3969/j.issn.1674-120X.2021.19.028.
[2]马红霞. 情景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22(3):26-27.
[3]赵秋萍. 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J]. 中外交流,2021,28(2):380-381.
[4]王延明. 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J]. 学周刊,2021(12):165-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