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探讨如何活用教材开展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以情境体验式为例

探讨如何活用教材开展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以情境体验式为例

作 者:陆青红 (宾阳县新桥镇中心学校,广西 南宁 530401)

 摘   要:本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有很大帮助。文以情境体验式教学为例,通过分析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来探讨小学生道德与法制教育中灵活运用教材的有效方法。从而帮助教师能够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采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育;情景体验
引言
情境体验式教学法能够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很好的贴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和生活经历,同时小学阶段又是学生情感和道德素养养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成为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主要指导科目,所以本文也将抽象的道德与法治课同具象化的情景体验式教学相结合,探讨二者融合下通过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灵活运用来提升专门课的教学效果。
一、整合课本内容,设计合理情境
在以情境式体验为教学方法开展小学生道德与法制教育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让课本中扁平化的知识能够更加灵活、更加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教师首先要对课本中的教学内容有详细的了解,然后结合每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特点,将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的分析当前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现状,确保能够通过整合课本内容来合理的设计教学情境。
以部编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上册第2章“为父母分担”这一部分的内容中“这些事情我来做”的教学为例。由于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尊敬父母,多帮助父母做家务、通过自己的努力构建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像这一类型的教学内容,是最适合采用学生所理解和熟悉的情境体验式学模式开展教学的了。因此教师在灵活应用这一章的教材内容开展道德与法制教育的时候就可以设置以下教学情境: 第1步,教师需要将班级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家庭。通常来说会将前后桌的4人划分为一个小组,然后由两人担任父母,两人担任子女。再结合课本的内容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父母平时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通过进行角色扮演来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第2步,通过还原生活场景让学生思考在家庭生活中自己可以帮父母分担哪些事情,并对思考出的答案进行小组讨论。第3步,在小组内部讨论完成之后的分小组讨论阶段,学生将思考和讨论之后的结果向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介绍。比如有些学生会说:“爸爸妈妈做饭之前,我可以提前帮他们摘菜洗菜。”、“中午吃完饭之后,我可以主动收拾碗筷。”、“周末的时候我可以帮爸妈一起搞家庭卫生。” 因为是这样让学生所熟知的情境教学,不仅可以启发学生去思考具体的生活化的问题,同样也可以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勤做家务的道德情操和良好习惯。
二、结合教学目标,选择情境内容
教学上,每一个单元每一节课都有特定的教学目标,但无论教学目标如何,其最终目的都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生活方法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那么在采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来对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教材学习的时候,教师也必须结合教学目标来选择适当的情境内容。随着信息化通信工具的普及,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网络电视在小学生的生活中早已是稀松平常的存在。因为可以通过这些通信工具获得形式多样,极富趣味性的信息,而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又比较差,所以这也使得很多小学生特别容易在生活中养成沉迷手机和网络的不良习惯。
教师在开展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3单元“信息万花筒”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必须明确这一章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使用电视笔记本电脑和互联网,并且提升对于平时所看到的广告信息的判别能力。教师在开展情境体验式教学的时候,就需要多从互联网上选择一些小学生因为沉迷网络而造成不良后果的案例视频。通过开展主题讨论会的方式,先在课堂上播放这些视频,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具体的生活经历和使用手机、电脑、电视等工具的感受来对教师选择的案例进行分析。教师再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案例中的同学这种行为是合理的吗?如果不合理原因是什么?如果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同学,你们应该怎样对他们进行劝导?你们自身是如何看待使用互联网和电视的行为的?”这一连串的问题和具象化的案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样也可以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具体经历来分析沉迷网络滥用手机有害之处,从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使用电视机、互联网和正确分辨网络不良信息和不良广告的好习惯。
三、关注学生反馈,探究情境效果
在以情境式体验来开展小学生道德与法制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为了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需要时刻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和同学的讨论所做出的反应,从而适当的调整课堂教学方法。
比如,教师可以围绕“网络游戏的是与非”在班级开展辩论会,由正反双方分别陈述网络游戏的利与弊。然后教师在辩论会中担任裁判的角色,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有理有据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辩论赛结束之后,教师作为评委和裁判,需要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对辩论赛中正反双方的观点以及参赛队员在辩论赛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对他们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行为作出肯定,同时也要结合课本内容来引导学生正确参与网络游戏。
结束语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情境体验式教学是教师最为常用的一类教学方法,它可以显著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也能够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对学生进行思考和启发,从而帮助学生在趣味性的情境教学中收获知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马红霞. 情景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22(3):26-27.
[2]俞瑛.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沉浸式体验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J]. 情感读本,2021(20):57-58.
[3]王敏霞. 浅析如何利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引导儿童生活的建构[J]. 考试周刊,2021(99):148-150.
[4]桑珠卓玛. 创造性地使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提高教学实效[J]. 读与写,2020,17(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