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梳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开启情境体验教学模式
作 者:苏 文
(宾阳县新桥镇中心学校,广西 南宁 530401)
大
中
小
摘 要:根据新课标改革的推行与深入,对于小学道法课程的标准与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道德思想的关键阶段,因此加强对于小学道法教育刻不容缓。情境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课堂中心,以学生自己在课堂中的实践经验为目的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思想和习惯。本文主要探讨在梳理小学道法教材,开展情境体验式教学以优化课堂内容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情景体验;道德与法治教材;策略
引言
有位数学家指出,和将知识硬灌输的教育方式相比,一个依靠自己的经验获得知识的人会更彻底、更快地掌握知识。情境体验式教学需要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且教师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的个体差异塑造情境,实现学生间共同发展的目的。运用情境体验教学法可以使学生进入创建好的的课堂情境,课堂情境可以更加有效的推动课程的进行,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充分理解教材中的知识,更好更快速吸收知识内容。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在课程中将情境体验教学法进行合理广泛的运用。
一、整理课程标准,突出重点难点
现阶段的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个共同特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严格遵循教科书的内容和顺序,在小学道法课程中同样存在着这种情况。而随着新教改的不断落实,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的要求不仅仅限于课本知识。就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它是一种基于学生精神方面的课程,应该以学生的理解、认同和实践为基础。因此,理解、认知是重点,行为指导是难点,而课程体系,内容标准我们必须在教学中整合课程的内容,强化课程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的生活化的特征,从而促进理解,引导行为。当前,教师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化结合的教学,就必须增加生活化教学内容的比例。
例如在有关雷锋精神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依据教材顺序及内容向学生授课,那么导致的结果就是课堂知识内容会偏形式化,学生也不能深刻理解和认识雷锋精神,从而把雷锋精神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此时,如果教师将课程中的名人精神部分融合在这一部分学习内容中,并且筛选一些学生身边发生的行为和案例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从这些实用的案例中理解雷锋精神的精髓和核心,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知识内容。
二、分析教学重点,确定教学目标
在小学阶段的道法课程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自行将新课程的标准进行梳理,并对其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熟练的将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联合起来,进而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其次根据课程的目标,采用情境体验式教学,将生活情境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创造常规情境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情境体验式角色练习。让学生在情境中扮演角色,努力充分理解角色在情境中所面临的情境。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因此学生具有很强的表达和参与意识。采用情境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将教材中枯燥的文字变成生活场景。同时,它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采取应急措施,真正贯彻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制建设水平。
例如,在普通班级生活这一部分教学中,教师首先把体育课的具体过程作为案例搬到了学生的课程中。课初,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体育课上的一个场景——球拍游戏,并利用这个环节中的表演角色,让他们身临其境,从而使抽象理论的具体化。基于此,教师在抛出一个问题:“你认为的公平是什么?”从侧面引导学生去认识到规则地位,让他们明白,就像上课一样,生活处处也有规则。只有制定规则并遵守规则,才能创建更加和谐的校园和社会。
三、整合教材内容,设计情境教学
情境体验教学适用于任何道法课程内容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常见的课堂知识内容外,还可以运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来提高小学道法教学的效率,实现课堂的最大影响力。从而有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具体来说,教师应在调查和全面了解学生生活条件和生活偏好后,有针对性地筛选和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生活体验来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师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例如在“家庭记忆”这一部分课程内容的学习中,课程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家庭、熟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关注家庭中发生的故事。教师引导学生扮演教科书中的角色,通过教材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过去的过节庆祝活动,了解家庭的具体含义和民族的传统美德。再比如,为了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的理解广告,教师可以设置趣味性情境,组织学生充当虚假广告的主体,引导学生表达对诚信和虚假广告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可以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实现潜移默化的得到成长。
结语
为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德法课堂已成为小学课程教育非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改革和创新传统道法课堂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情境体验教学策略,如整理课程标准,突出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确定教学目标,合教材内容,设计情境教学。通过教学设计将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进行融合,带给学生更多的课程体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因地制宜,根据课程目标设计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以及梳理课程标准,结合课程标准设计多类型的情境,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使用情境角色练习等。切实从小学培养起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整体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吴仕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境体验导学的实施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14):47-48. DOI:10.16681/j.cnki.wcqe.202014020.
[2]蔡意治.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J]. 华夏教师,2020(14):36-37. DOI:10.3969/j.issn.2095-3267.2020.14.024.
[3]李增磊.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 考试周刊,2020(75):103-104.
[4]朱新慧.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运用[J]. 新课程,2020(5):154-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