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爱滋养,心维护
作 者:张 芹
(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凤凰小学,山东 泰安 271000)
大
中
小
摘 要:班主任是学科教师沟通的纽带,也是家校沟通的桥梁,是各项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主要负责人。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以爱滋养、用心维护”应该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原则。下文从小学班主任视角出发对开展德育工作的对策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全面落实德育目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对策
引言
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性较强,当然他们的可塑性也极强,班主任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以德育手段介入帮助学生建立起完善、成熟的思想、价值观体系,尽可能地弱化不良因素对他们产生的影响。新时期,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亟待转变,为了构造全新的教育生态,我们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总目标。小学班主任在日常教育管理与教学工作中对于对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班级管理工作质量提升,对此,我们要加强德育策略研究。
一、班主任要关注自我素质提升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应该迅速完成从“单主体”观念到“双主体”观念的转变,打破封闭式管理思路,建立开放式管理视角,从“灌输式”德育教育到“实践引导式”德育教育。以实现上述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目标为基础,要求小学班主任教师在整体上提升自身综合素质[1]。一方面要夯实教育专业知识,对岗位工作责任有深刻认知,对改革与创新工作有良好的思路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求班主任教师在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上能够成为学生的榜样,以积极的生活态度、饱满的生活热情和良好的生活作风感染学生,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强化榜样示范作用。除此之外,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包括对学生的洞察力与教育敏感性、教育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
二、推动德育教育方式多样化
单一的德育教育方式不利于全面落实德育目标,对此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据教育对象的发展规律与成长需求,开发德育方法,拓展德育渠道。一是利用教学活动渗透德育,课程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加速形成全新育人格局的重要举措,小学班主任教师也承担学科教学任务,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德育素材,让德育无处不在;二是借助实践活动推进德育教育,德育目标落实不能仅仅依靠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是塑造学生品格、发展学生品质的重要方式,是链接学生和社会的桥梁,班主任教师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家长资源;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拓展德育空间,让德育教育素材更丰富,让德育教育方法更多元,构建开放性的德育环境。
三、营造良好德育氛围
班级的精神面貌、集体行为规范均可以在班级氛围中得到体现,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营造良好德育氛围更利于体现环境作为隐形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优势[2]。首先,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与学生共同协商班级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充分利用目标激励手段,从班级学生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成绩和纪律状态等角度出发制定详细的班级管理计划,驱动班级整体奋斗目标实现。其次,建立与完善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这个过程中坚持民主原则,师生共同协商、讨论,让学生成为制度的建立者与监督者,更要注重跟进制度的落实情况,班级生活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要作为德育典型树立起来,在无形中对其他同学形成激励作用。
四、德育教育要关注学生差异
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引领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行为规范,但这个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使用统一化的德育手段和同样的德育评价标准,要体现德育教育的针对性[3]。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实施德育,并且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注意获取有效信息,及时洞悉学生的不良情绪,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给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让学生迅速走出困境。传统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多采用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这种方式确实有很大优势,同时也存在一定弊端,基于“互联网+德育”环境,班主任教师可以尝试以微信、QQ、邮箱作为沟通媒介,在沟通过程中以平等姿态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倾诉内心的想法,给学生提供合理的建议。
五、德育教育要重视家校合作
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成长过程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深刻的、持久的,新时期家庭和学校都要成为教育主体,共同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客观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就德育工作形成一致的理念。具体来说可以按照如下思路构建家校合作关系:一是建立家长委员会,不同学历、职业背景的家长在教育能力上存在差异,通过建立家庭委员会让部分家长牵头,教育能力强的家长负责带动教育能力弱的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成效;二是组织家长会,家长与教师通过家长会共商德育对策,形成平等的合作关系,改变以往家长和班主任教师之间教育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家长与班主任形成教育对接关系,形成协同效应。
结语
德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教育工作,显然这个过程中需要多元教育主体,家庭、学校、社会都要参与其中,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协同效应。班主任教师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为频繁的教育者,班主任自身的综合素质、教育管理能力都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形成影响。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中的主力军,在德育理念和实践方法创新中都要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本研究提出的观点并不全面,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罗国凤.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07):195.
[2]郑巧丽.试论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J].学周刊,2020(21):157-158.
[3]王保生.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24):3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