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在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探讨

教育心理学理论在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探讨

作 者:杜文秀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崇州 610000)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对个体的思想以及行为的产生原因、发展规律以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而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个体的心理变化以及活动规律的科学。高等院校在国家的发展当中需要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因此,在高等院校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本文通过探讨教育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工作中的运用,全面的分析了教育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以及两者相结合的实际意义,便于找到更好的把教育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方法与途径,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指在特点的人群中,通过纠正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违背的行为与思想,使人们能够明确正确的认识并且建立起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与行为。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让特定群体的思想与客观发展的社会需求更加贴合,进而让特定群体更好的为社会发展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才能够更好的改造世界。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特色较为明显的部分。主要是指在高等院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人员,通过特定的思想政治观念以及政治观念来影响与约束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使大学生在无形中受到进步的思想政治的影响,以达到与社会主义发展相符的思想政治境界。在高等院校中实施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要并且非常必要的的教育内容,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树立健康与正确的理想与抱负,真正的促进这国思想道德的长远发展。 
(二)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中心理学的一部分,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起来的一门学科。它主要是把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所表现的不同的心理问题与心理方面的规律特点等问题进行研究与解决。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的主体研究对象,所以教育心理学是把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研究与总结作为它的主要内容。教育活动是由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共同组成的,所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与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共同组成的,是不可分割的。教育工作者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与研究,可以研究出学生的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与方法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可以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水平都起到提高的作用。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深层次的沟通与学习过程,可以激发各自的心理变化,所以,教育心理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两者的互动作用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心理学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心理学的内部联系
1.两者相互依存,紧密联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心理学两者之间是在本质上有必须关系的,把教育心理学的部分内容适当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融合起来,可以全面促进教育教育活动的进行,同时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全面提高起来。不管是教育心理学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主体的人都是活动的主体,它们两者是相互包容相互依存的,紧密联系的。在更好的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把教育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结合起来,进而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及科学性。
2.两者的目的相同,作用一致
随着我国的国情发展变化,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要求。全球化的进程在加速,人的思想被不断的被解放,各种思想不断涌现,给当代的人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与对其适应能力产生了各种挑战。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人们在辨别上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与局限,非常容易受到不正确思想的侵略与腐蚀,因此,我国必须要加强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教育工作,把两者充分的结合起来,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治政工作与大学生的教育情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适应我国的国情发展需要,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心理学之间的差异
1.两者的功能与目的有一定的差异
思想政治工作是依据社会、国家以及时代任务为基点,使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到国家的发展形势以及整体的任务,而教育心理学是以个体的人作为研究对象,所以是让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如何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以及自我形象的树立。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在宏观方面的教育,教导人如何处理个体与社会、个体与国家、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而教育心理学主要是微观内容方面的个体调节,是指让个人学会把处理个体与自身以及与其它个体之间的发展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侧重于政治方面的问题发展,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则通常会忽略政治方面的影响作用。
2.两者的原则与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
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在原则与方法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主动的发现问题,并且积极的解决问题尽快结束问题;而心理学通常比较被,是需要个体自愿发现的个体问题。并且解决方法上也是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对话、学习和讨论、检查与评比的形式或者访问与约谈等方式来进行;而心理干预则是个体之间的交谈或者交底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侧重于教育与内容灌输、言传身教,可是心理学主要是引导个体情绪的宣泄以及如何进行疏导,侧重是个体情绪以及情感上的沟通。
3.两者运行的机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两者之间的运行机制也不尽相同,思想政治会有奖励或者批评机制、肯定或者否定等多种机制,但是心理学上主要是依据个体的情况,进行健康心理的分析,有统一的标准与模式进行个体的开导与疏解,以便使个体有正确的良好的心理健康。
三、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意义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教育心理上的概念分析以及两者之间的不同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把教育心理学充分的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是一种可行的思想政治的教育方法,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法定。把教育心理学运用到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意义也非常明显的。
(一)可以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进行
在传统的高等院校的思想工作中,主要是毛中特教育工作者负责思想政治工作,是主要思想政治的传播者,其它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涉及不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这也极大的局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授面。同时有些高等院校的毛中特教育工作者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一些院校的毛中特教育工作者不是专业的经过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心理学科原理的知识过硬的专业教师,多数是其它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兼任的。这样,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教育工作者只是依据教育要求生搬硬套的方式来开展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学生无法在书本知识中找到共鸣与兴趣,更没有办法学习到胡用的思想政治内容,单纯的生搬硬套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样就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与作用,更无法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与工作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而形成的一套的完整的理论,有自身的原则,有明确的方针,是无比珍贵的思想宝库。这些理论与原则以及方针等各方面的内容都与马克思主义原理以及心理学科的原理都是一致相匹配的。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得从教育以及心理这两个方面开展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水平进行全面提高,然后利用心理学的教育手段,意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更好的研究利用教育学的方式与方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使促进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发展。
同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的意识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理解当代学生的时代背景与教育情况,从学生的兴趣与心理作为切入点,构建多元化的教育情境,让大学生能够在样式丰富的课堂情境中学习,进而理解思想政治的内涵,并且在此情境中不自觉的学习下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情境相结合,依据学生的情况总结起来,进行精准的概括,把握住教育工作的系统完整性以及科学严谨性。
(二)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
在传统的高等院校中,思想政治的学习过程过于照本宣科,往往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够站在学生的位置上,无法了解学生的实际思想政治情况也无法了解思想变化,这些都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学生中的顺利开展。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就不能充分利用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进行对教学工作进行精准的预测,致使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向容易出现偏差,目的性也会不明确。所以,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把教育心理学融入到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当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把心理学中的需要因素、动机因素、情感因素以及情绪因素等角度来观察学生的语言及行为,以及思想变化情况,通过观察结果来全面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以及在心理上的思政政治学习的特点,再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当代大学生真正的内容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更好的完成教育任务,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起来。此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心理学知识,全面掌握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方位的预测,及时的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一旦出现思想问题的偏差,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纠正,以便使学生的思想发展回归到正途上来,为以后的思想意识发展奠定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两者相结合可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针对性更明确
人的需求是有众多特点的,比如需求的客观性,需求的层次性以及需求的多样性,并且人的需求也会伴随着时间、地点或者自身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总之,人的需求是多样性的不确定性的,但是人的需求的发展变化都要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而受到约束。所以,思想政治工作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人们的需求出发,把人的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合理的需求进行肯定并且采用有效的激励方式来进行鼓励,对于不合理的需求,要尽早的进行否定并且出具明确的态度进行批判。对于合理的需求,要进行有效的激励。激励的手段方式非常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面的激励可以使大学生得到巨大的认同感,使学生产生兴趣并且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把下面的情绪作为动力使有意义的行为继续维持强化下去产,进而得到正面的成绩,工作效率也将大大提高,无形中强化了敬业的工作精神。与此同时,对于不合理的需求及目标,要进行及时的发现与纠正,把其负面的动机及情绪进行弱化直到彻底消退下去。因此,在整个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当中,要充分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激励原则以及科学性的激励手段,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全面运用到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当中。
(四)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从心理学理论的出发,人无论是在气质方面、性格方面、能力方面以及人格方面甚至于价值观方面都是可以进行后天的塑造的,人是可以被改造的,思想道德品质一样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段与方式培养出来的。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与手段,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科学文化教育内容同样重视起来,引导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辨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并且把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建立起来。在高等院校的教育当中,教育工作者要明确引导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加强社会主义的红色教育,把革命的精神全面传递下去,让学生能够在坚定的社会主义特色的发展下去,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全面提高,并且形成和带动社会上发展良好的社会风气。总之,利用教育心理学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开展起来,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特色的国情服务。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教育工作者要依据时代发展需求,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起来,把教育心理学全面运用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本文全面分析了教育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以及把教育心理学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当中的运用意义。通过全面的问题探讨,希望能够对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给出一点参考,进而找到更好的把教育心理学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方法与途径,以便培养出更好的与时代发展与国家发展相适应的高端人才,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铭枢. 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 长江丛刊, 2018(4):1.
[2]赵国辉. 试分析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 教育(文摘版), 2016(7):00028-00028.
[3]王丽琪.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法在高校学生思想工作中的应用[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