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家校合作共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小学家校合作共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作 者:张维策 杨排风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博雅小学,甘肃 兰州 730100)

 甘肃省兰州市规划课题:《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共育途径和方法的研究》,课题编号为LZ[2021]GH0613。

 
摘   要:目前家校合作趋势在我国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关注。但是受到了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从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上面分析,缺少一定的合作广度和深度。所以我们有必须要针对小学家校合作共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探索有效地解决办法和策略,全面的提升合作的质量和效果,更好地提升教育的效果,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关键词:小学;家校合作;合作共育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逐步建成以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幼儿园园长、中小学德育主任、年级长、班主任、德育课老师为主体,专家学者和优秀家长共同参与,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教育骨干力量。”通过落实家校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能力,发挥榜样力量,提升教育有效性。本文就小学家校合作共育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论述。
一、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家庭和学校缺少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合作机制
目前大部分的城乡结合部学校,我们发现班主任进行家访的次数不达标,很多教师甚至根本没有进行过家访工作。而且学校在落实家长会方面缺少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机制,所以很多时候家长会展开成为了很多小学家校合作的一种点缀,家长会是否召开或者家长会怎么进行取决于学校的领导和班主任的意愿,具有着太强的随意性,导致效果不理想。
(二)家校合作中存在着地位的不平等
家校合作需要建立在家庭和学校平等的合作和交流上面。但是从目前大部分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基本情况来看,家长在家校合作当中缺少了一定的发言权,很多家长在家长会中只能被动聆听学校领导或者班主任汇报学生的在校情况和成绩还有学校的教育政策,但是一些教育方法或者亲子活动等内容家长都不能参与,这样的家校合作显然缺少了一定的平等性,会打击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家校合作的内容和方式导致家长合作被动
目前对于班主任家访和学校召开的家长会来说,很多城乡结合部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缺少有效地合作内容和活动,所以很多家长一年中还是没有几次能真正的见到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而且家访很多时候也是在学生有了问题的时候才进行,这都是兴师问罪或者亡羊补牢的方法,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相对被动,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
二、小学家校合作共育策略
(一)完善家校共育合作机制
为了能更进一步的实现家校之间的合作,提升合作的有效性。各级政府部门还有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对家校合作共育引起高度的重视,必须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制度和政策,完善管理体制,制定专门的领导机构,形成专门的制度。而且要注意提升家长和学校合作的认识,引导家长和教师都可以积极参与到合作活动中。让家长充分认识到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关系到了家庭和国家社会的未来,所以家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也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这样他们才能主动争取到家长的支持,吸引家长可以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当中,将家校共育作为学校重要的任务。目前家校共育存在的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缺少完善的机制的保障,不够规范,导致合作没有落实到位,效果不理想,所以我们必须要针对性解决这一问题,全面的提升合作的有效性,通过制定制度政策进行合作的强化落实。
(二)在家校合作中保持合作平等性
在家校合作共育中我们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和学校都需要端正态度,转变错误的理念,要认识到在彼此的合作中需要保持一定的公平性,出现了问题要互相商量做出决策,避免学校存在的绝对的权威性,这样才能真正地吸引家长参与到合作中,发挥出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
(三)创新合作方式,实现全面的家校合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家校沟通的渠道变得更加的丰富。城乡结合部存在着特殊性,很多家长的意识理念比较的落后。为了能更好地落实合作,必须要创新合作的方式。首先可以开展家长教育,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学校还可以根据本校具体情况编制家长手册,为家长介绍学校的具体情况,提出对家长的具体要求。其次可以更新家长会的形式,对家访进行进一步的规范。规范性家访也能够帮助教师与家长更加了解彼此、了解学生,形成亲密关系。最后需要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学校确保家长委员会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另外要注意积极地吸引家长委员会合理意见改进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确保政务公开化和透明化,要主动接受家长的监督和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合作,提升家校共育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沟通合作途径,除了简单的家访和电话沟通,也可以利用更多网络设备进行交流活动[2]。
(四)发挥家长群体作用,开展育人机制
要注意提升家长的文化程度,城乡结合部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导致家校合作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必须要注意提升家长水平。同时家庭结构和教养方式转变可以为家校共育提供保障。为此我们要积极地发挥家长群体的作用,能采取合理的合作方式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转变家长的错误教育理念,提升教育的效果。
结束语
城乡接合部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种过渡形态,在一定时期内,城乡接合部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不会在短期内被消除,作为教师必须要深入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针对性解决的办法,这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家庭和睦,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维珍.家校合作新形式的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04).
[2]钱正明.家校携手并进 共创孩子辉煌未来——浅议如何有效地进行家校合作[J].新课程导学.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