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分层作业的实施分析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分层作业的实施分析

作 者:孙 敏 (合肥一六八新桥学校,安徽 合肥 231282)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提升和心理健康维护逐渐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则显得尤为重要。而分层作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小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在心理负担减小的前提下,发挥个人学习主动性,提升个人英语学习效果。

关键词:英语;双减;作业;分层;效果
一、小学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英语知识的起始阶段,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技巧,教师会选择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巩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但是教师选择的作业布置方式比较枯燥,降低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一方面,教师作业设计的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导致学生课后完成作业的负担比较重,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大多数情况下会恪守传统的作业模式进行布置,不能灵活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思辨性的作业设计。另外,为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教师会选择让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背诵,习题的题海战术等一些机械性作业,从而导致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过于被动,不利于学生高效率地完成作业。另一方面,教师的作业设计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部分英语教师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作业。具体而言,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趋于统一化,给班级中所有的学生设计一样的作业,不管学生的基础好坏,在完成作业的时候都一视同仁。这导致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学生也无法切实通过课后作业弥补自己的不扎实的知识点,从而导致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做的都是无用功,降低了作业的质量和实效,并在无形中增添了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负担,学生逐渐丧失了完成作业的兴趣,甚至出现排斥英语学科的抵触行为,不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二、分层教学理念下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根据学生能力设计分层作业
真正落实双减政策,给学生增效减负的关键在于重视英语作业分层的质量。高质量的作业,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作业中获得信心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因此,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去设置分层作业,是最科学有效的。首先,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听力、口语表达、写作等多项能力,并结合学生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发展程度,衡量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从日常教学活动入手,设置丰富多样的活动,考察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分析出每一位学生在英语学科学习上的优势和劣势。制定个性化的作业,让每一份作业都最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水平提升。
像在学习“How many?”这一课后,教师设计作业时不仅要考察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课堂听讲状况,还要着重了解学生的数字能力。要学好这一节的内容,需要英语能力和数字能力的结合。有些学生的英语学习并无问题,但在数字认知方面存在困难,这时教师要给学生设置大量的表达练习,给学生下发作业资料,上面印有不同数量的不同事物,让学生通过口头练习的方式加快反应速率,说出“three apples,two bananas,five students”这样的表达。有一些学生的数字逻辑清晰,但英语发音能力较弱。教师可以针对这样的学生设计口语作业,让学生两人一组,课后利用新媒体交际平台,做好课后的小组作业。一人说,一人听,再交换角色,让听说成为小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分层作业的设计得当,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调动小学生的作业完成主动性,实现自律、自学。
(二)根据学生兴趣设计分层作业
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都是教师设置英语学科作业的重要依据。在双减政策落实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的个人性格和兴趣入手,设计层次化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英语作业的过程中,拥有快乐的心情,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一定益处。
设计分层作业时,教师要通过观察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各类表现,获取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以及课后活动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平时所爱读的书目和具体的交际对象,对学生在一定阶段内的喜好与性格进行判断。还可以通过班级内调查问卷发放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表达出来,对自己的性格加以形容,获取一手的学生信息。教师围绕学生的兴趣去设计分层作业,能够让学生找到别具一格的英语学习乐趣。像在学习“colours”这一课时,学生会接触到不同的颜色,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颜色上的喜好,设计层次化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去寻找生活中呈现此颜色的事物。有的学生喜欢红色,便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太阳、西红柿、苹果、文具、课本等事物。有些学生喜欢绿色,则可以发现对应的树叶、花草、蜘蛛、椰子等不同的对应事物。让学生从中选择两个了解其对应的英语词汇,做好词汇积累。这样的分层作业,考虑了所有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促进英语作业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坚持平等原则设计分层作业
坚持平等原则设计小学英语作业,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因学生的个性差异而给予学生不公平的对待。结合学生的英语学科基础和现有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坚持公平对待学生的心理,不得因为分层理念的落实而产生歧视心理。更不能因为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给予学生过重的期待布置。分层作业不是为了拔苗助长,而是为了让教学活动与学生的个性更加相符。坚持平等的教育观念,杜绝一切区别对待的行为,才能让学生完成作业的状态更好,英语学习氛围更佳,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以彰显。
学生的英语学科能力,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有些学生的词汇量较低,有些学生的阅读速度较慢。针对这些英语学习基础上的不同,坚持公平原则去设计层次化的作业,能够让课后学习活动与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相符。像针对英语词汇量较低的学生群体,教师可以为他们安排更多的词汇练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接触主题化的词汇,完成词汇的积累。阅读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则应当利用课后时间加强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所设计的层次化作业,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至关重要。无论作业内容指向为何,只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便是平等、科学的层次化作业。
(四)根据不同家庭环境设置作业
课后作业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巩固和理解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也是教师和学生家长建立沟通桥梁的重要方法,有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实际学习情况,通过互相配合交流学生会形成相互配合的学习氛围。小学英语教师为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家庭作业,有利于学生家长更加全面的了解孩子的英语实际学习情况,也有利于家长有针对性的辅导自己的孩子。家长在孩子完成作业的时候可以扮演孩子作业完成的帮手,也可以扮演检查作业的监督员,目的在于通过多种方式的辅导,帮助孩子扎实的学习英语知识。
例如:在学习“I can play basketball”的时候,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完成作业的情境,让学生真正通过教师的辅导做到寓教于乐。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打篮球,参与到孩子完成英语作业的学习情境中,这样的作业适合工作方便而且英语水平高的家长。但是针对于班级中并不擅长运动的家长,教师可以让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督促自己的孩子更高质量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通过多角度英语作业的设计,都可以锻炼孩子在生活中运用课堂上学习的英语知识进行表达的能力,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课堂上学习的英语知识。
(五)分层反馈学生完成的作业
当学生完成学生布置的分层作业之后,教师还需要及时的进行作业的反馈。在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做到及时落实,反馈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要注意学生完成作业内容的精准性,也就是说评价要做到分层,促进学生认真的对待自己的作业。作业评价并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学生优秀的作业,而是为了促进班级整体学生的发展。科学的评价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摸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建立分层评价的方向,从多角度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注重通过评价激励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评价的时候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例如:当教师为学生设计英语作业之后,对于基础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要重点观察学生作业的书写工整度,有没有书写方面的错误,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表扬。而对于基础中等的学生,教师还需要让学生进行流畅的表达交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还有待提高。而对于优秀的学生,就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有一定的创意,尽可能运用自己积累的词汇完成教师设计的作业,帮助学生拓宽学习的英语知识,这也是分层评价反馈教学的意义所在。
结语
综上所述,在设计分层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在作业设计的内容与形式上加大创新。秉承双减政策的增效减负理念,让分层作业成为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好伙伴。明确分层作业设计的原则,让每一份分层作业都能够在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升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尾菊.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分层作业布置策略[J]. 读与写,2022(35):124-126.
[2] 张帆,黄珍珍. “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分层作业布置与设计[J]. 文渊(小学版),2021(6):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