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情境创设行动研究
作 者:沈彦春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综合高中,黑龙江 鹤岗 156200)
大
中
小
摘 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学校要全面培养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物理科学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但对大部分同学来说,它是一种比较抽象、枯燥的东西。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其中物理情境创设教学是最常用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情境创设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高中阶段逐步普及,文章通过对高中物理情境创设行动进行研究以及分析。
关键词:物理;高中;情境创设
引言
高中生一般都害怕物理这门学科,这是由于对学生的要求很高,逻辑推理以及应变能力都很强,所以高中的物理成绩也是参差不齐的。对物理课程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因此,要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这门学科,就要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创造各种教学情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以及掌握高中物理的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教学,不仅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而且要使学生适应这种变化给高中物理教学带来的新鲜感,使其更好地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去,进而使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
一、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增强情境创设的趣味性
在物理教学中,老师要创造出多种不同的课堂情境,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问题的指导,经常提问,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思考。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更多的物理道具以及多媒体设备,让物理课堂充满活泼的氛围,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物理教学情境当中。如果情境的创设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学生就会对物理知识就会感到厌倦,甚至恐惧。这样的结果与我们的本意相悖。反之,如果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物理知识的快乐,那么在今后的物理学习当中就能获得更好的效果[2]。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教材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力的合成。老师在课堂开始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两个力的方向一致,那么它的合力是什么?当两个作用力相反时,怎样才能算出合力?让学生想象假设一个石头可以被一条细线或两条细线提起,它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一个力对一个物体的影响,与若干个力的作用是一样的,这种力称为这些力的合力,这些力称为力的分力。创造情境:将一块重量更大的石头放到桌子上,用两条方向相同细线将其提起,容易断裂还是两条方向相反细线容易断裂?同学们经过思考进行回答也许是:“两条方向相反更容易”。老师在课堂上主动引导学生做答案,学生们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老师得出最后的结论:如果两个作用力方向相同的时候,那么 F= F1+ F2,如果两个作用力相反, 那么F=F1-F2。老师会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基本的问题,让他们去思考,然后再指导他们去做,这样既可以让他们积极思考,也可以让他们更有信心,更有热情。
二、通过创设丰富生动的实验情境,增强情境创设的主动性
高中物理学科是一门既包含实验课程又包含理论知识的课程。所以,在物理课堂中应该创造出丰富生动的实验情境。相比起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老师们必须要把握住这次的机会,让自己的实验变得更加有趣,更加的主动。同时,老师要主动指导,把课堂需要学习的物理知识与学生做的物理实验相互结合。在做的时候,让学生大胆地去做。在做实验的时候,老师要善于利用各种仪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要让学生体验到物理实验的乐趣。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教材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在做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等实验时,老师可以向同学们询问线路的串联线路电压和电流,并联线路的电压和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老师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让他们把问题带入到自己的实验情境中,让他们做出来的实验更有针对性,得到的结果也会更精确。最后,老师给学生们做了一个总结:串联电路所有的电流都是一样的,并联电路所有的电压是一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既可以让他们在做实验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也可以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去。
三、创设切合实际的生活情境,增强情境创设的生活性
老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要做到与生活紧密结合,要把物理与生活以及学生自身联系在一起,如果只讲那些距离很远的知识,那就会让他们觉得和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对物理的学习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时,既要具有科学性,又要具有生活化的特点。情境的设定必须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而且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大多数高中的学生来说,物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设计出一些有趣的、符合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物理知识。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教材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摩擦力。在教授摩擦力的时候,现实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冬天到来的时候,北方的司机会给自己的车子换一个防滑的轮胎,等到春天的时候,就会换上普通的轮胎。让学生们去思考:司机们为什么要冬天和春天更换轮胎?有何意义?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学生们充分认识到摩擦力在高中阶段的重要性,让他们对摩擦力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加深对摩擦力的认识。这些案例都是很接近现实的,经常会遇到,会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生活中。
结语
高中物理这门课程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更新,使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通过建立情境教学模型,可以把物理课中的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具象化,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高中物理学科的新要求,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丽英.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J]. 启迪.2021(4):2.
[2]张自才.高中物理课堂创设和应用情境的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老师通讯.2020(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