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用心、爱心、耐心——做好小学的班主任工作

用心、爱心、耐心——做好小学的班主任工作

作 者:吴绍录 (山东省青岛莱西市沽河街道办事处九联小学 266611)

[摘    要]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复杂而又繁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该如何开展工作,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正规化、系统化呢?笔者认为只有坚持做到用心、爱心、耐心,才会成为学生喜欢的班主任,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班主任;用心;爱心;耐心。

小学班主任该如何开展工作,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正规化、系统化呢?下面,我就怎样做好一名的班主任谈一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用心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
农村小学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家长外出打工,孩子一般由爷爷奶奶带,长期娇惯,导致他们受不得半点委屈,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关心别人、尊重别人的良好品质;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纪律松散、性格孤僻等。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只有从实际出发,通过多重渠道、多种方式用心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管理起来才能有的放矢。
二、爱心关爱学生, 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
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爱是教育的根本。孩子天生是要被关爱,被呵护的。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就应努力当好一个有爱心的班主任,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班主任平时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多和他们聊天,做游戏,了解、尊重他们内心的想法,解决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让学生感到老师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是有话最可倾诉的人。这样,班主任和学生的思想就沟通了。学生把班主任当朋友,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班主任不仅要用心关爱学生,而且要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做老师的就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享受到平等的权利。因为作为几岁的小学生,正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我们谁也无法预测他的将来,所以当学生犯错误批评他的时候,不宜过早地给学生下结论,用过激的语言训斥学生。特别是农村的一些特殊的家庭的子女,如果在班上能得到班主任老师的平等对待和关爱,那么他在学习上一定会更加倍的努力,成为老师的助手。
三、做班主任工作要有耐心
(一)耐心组建一支充满活力的班干部队伍
一个班级能否团结友爱、奋发向上,全靠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干部集体的带领。班干部是团结同学共同进步、贯彻执行学校和班主任工作意图的桥梁和榜样。因此,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班干部队伍。我在组建班委会时,能够广泛听取学生意见,运用民主投票方式,选出有一定的威信的班干部。我还经常对班干部进行教育和培养,鼓励他们大胆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要求他们先管好自己,明确分工,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采用层管理的办法,做到“人人管别人,个个被人管,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二)耐心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要形成优秀的班集体,还必须把全班学生调动起来。只有全班学生都养成良好行为规范,才有良好的班风。因此,我在班里建立奖励制度,从学生的每天作业情况,纪律情况到学生的家庭表现都作了管理,且奖励制度宽松,基本上全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人人都不甘落后,全班没有一个学生欠交作业,且大部分书写工整,认真完成;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气氛十分活跃;课间,学生能做有益的游戏,不追逐打闹,形成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好风气。
为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我平时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树立“人人都是集体的主人”、“人人要为集体负责”的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自觉地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同集体荣誉联系起来,自觉地把自己融进集体之中。我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集体的管理,班上每实行一项新的管理制度等,我都会在班上向学生宣布,并征求他们的意见,不管是谁提的建议,只要是好的就采纳,从而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让学生明白到只要自己努力一分,出一点力,就是为班集体争一分光。
平时,我经常组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争当“爱护环境小标兵”、讲故事比赛、古诗背诵会、组织体育竞赛等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存在、欢乐和温暖。这样,把学生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联系在一起,在“为集体争光”的心理驱动下,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就更加巩固、稳定和持久,这就为培养良好班风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三)耐心进行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1、多做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
现在很多学生的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对学校的具体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容易对学校和老师产生一定的误解等。为了作好班主任工作,我经常去家访,加深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感情,拉近学校和家庭的距离。通过双方的沟通,能够使学生在校的情况很直接的让家长知道;学生在家的表现,老师也能更清楚,有利于学校家庭更好的教育学生健康的成长。老师也更容易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即使是那些性格迥异,古怪,或者倔强的孩子,多家访几次,班主任老师也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2、家长到校,了解学校教育情况
现在很多农村学生都属于留守学生,爷爷奶奶或公公婆婆教育方式较落后。因此,为了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我经常请家长到班上听课,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参加班队活动,增进学生与家长、教师之间的情感,从而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总之,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比较复杂而繁重的。但是只要你真诚地捧着这三颗 “心”,相信我们会成为学生喜欢的班主任,我们的教育也会因此而成功。
参考文献
[1] 朱萍.  《班级管理》.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9年3月第1版.
[2] 魏书生. 《如何当好班主任》. 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2005年    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