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幼儿教育也要创新

幼儿教育也要创新

作 者:杜晓娟 (河北省石家庄市华北幼儿园050000)

[摘要]幼儿教育的创新是依据创造学原理尧运用现代教育观袁以幼儿学习经验的重新组合为主要途径袁旨在培养幼儿创新
意识袁启迪幼儿创新思维遥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的新型教育遥为幼儿和谐尧幸福的成长创造条件遥
[关键词]幼儿教育创新思路

一、幼儿园创新教育的立足点
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中,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知识水
平、社会对其要求,以及本身思维特点的差异,都决定了对他
们进行创新教育应各具不同的立足点。需要我们在诸多差异
中找到最适合的创新教育模式。
1.打破传统教育中束缚幼儿思维的不利因素,针对幼儿的
天性,支持鼓励幼儿萌芽式的创新精神。
2.正确理解幼儿“创新”能力的特殊性,进行具有幼儿特色
的创新教育。
3.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人的心理能力有内隐、外显
两种形态。外显创新能力,很容易从创新结构中体现出来,而
内隐的创新能力则体现在幼儿的思维意识中,也就是教育者
易忽略的地方。幼儿的一切生活游戏中都蕴含着创新能力的
因素。因此,将创新能力的培养寄予刻意设计的游戏本身或游
戏结果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它必须融于幼儿的生活实践。教
育者要鼓励幼儿在一切活动中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刨根问
底,鼓励其、激发其无穷的想象与联想,这才是其逐步成为创
新型人才的正确途径。
二、游戏是创新教学的途径
幼儿园的幼儿天真活泼,教育阶段要符合儿童的心理,游
戏是主要的教学途径。然而,有些幼儿教师只重视知识的讲
解,让学生从小就接触一板一眼的教育,忽略了幼儿的天性和
个性成长。幼儿在这种环境下,从小养成了中规中矩的学习,
不敢有越轨行为,变成了一个个的“小大人”,缺乏活泼的性格
和探究创新的意识,这是传统应试教育的悲哀。素质教育改革
要从幼儿接受教育的启蒙时期抓起,幼儿教师的教学理念要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教育中,以人为本,放开学生的手脚,
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游戏本来就是儿童生活中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他们的成长就是在游戏中度过的。幼儿教师要认识
到游戏是潜在的教育因素,符合儿童的发展规律,要将游戏和
学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让幼儿快乐地学习,没有学习的束
缚,轻松地走近知识的乐园。在教学中,有时候游戏活动并不
能优化和整合教育内容,往往是由于教师的某些错误思想认
知造成的。
1.很多教师仍然比较忽视游戏,认为怕管不住学生,劳心
费神,生怕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出现什么差错,即便游戏,也是
对幼儿严加管束,这就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仍然背着思想包
袱,放不开。
2. 有的教师认为做游戏就是让学生自己玩,把玩具给学
生,让学生自由活动,教师清闲,学生非常随意,游戏活动没有
目的,缺少教学计划。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其实是没学到东西。
3.教师在游戏设计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总是自己
在指挥学生,干涉他们的想法,孩子们只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在
模仿。
4.教师忽视游戏的本体功能,强化游戏的外在功能,视游戏
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多数游戏被穿插在教学中或新授课后,其
功能限于加深和巩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把游戏看得过于功利化,教学就变得严肃了,孩子们不能
充分享受到游戏带给自己的学习体验,教学就显得空洞乏味。
教师作为孩子参与游戏的支持者要做好以下方面:
1.教师要为孩子创造游戏的条件,如提供游戏的材料和玩
具,创设游戏的场地,要鼓励孩子参与到游戏中。
2.教师要给予孩子游戏的指导。由于孩子年龄小,经验不
足等原因,有的游戏过程不能顺利展开,遇到问题时,教师要
提供指导和帮助。
3.教师为孩子设计的游戏要合理,适合儿童的实际需要。
例如,游戏过于复杂,孩子会丧失游戏的兴趣,不能顺利地参
与;游戏不能成人化,仿佛是课堂作业,要生动、有趣才能提起
孩子的注意力;要留给孩子游戏的充足时间,让他们尽情玩
耍,自由发挥;教师在学生做游戏的过程中,要从旁给予关注,
避免游戏引起的一些伤害。
4.教师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教师是
帮助者,如果教师给游戏规定条条框框,孩子们反而感觉无
趣,成了游戏的表演者。教师要让幼儿进行自主意识的游戏,
不要打断他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可在设计游戏时,应力求
避免设计出类似“机器人服务员”之类的角色,让幼儿单调枯
燥地重复某一动作。在玩“医院”游戏时,教师可以设计有个受
重伤但没带钱的病人来看病,根据情境让幼儿在不违反医院
规定的前提下想出可行的办法。幼儿在情境中自然很容易受
感染。
三、教师要满足幼儿的学习愿望袁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学

儿童的好奇心强,什么事情都喜欢问为什么,看似幼稚、
可笑的问题却是孩子积极探究的体现。他们刚刚走近学习的
大门,走近生活,缺乏生活和学习的经验,如同一张白纸,提出
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也不足为奇。教师不能显得不耐
烦,甚至当面指责学生笨,这就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我们要
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在教育上多一些耐心和爱心,能耐心地和
学生交流,对于学生的问题要认真解答。教师要和孩子们一起
探讨,引起他们的探究好奇心,用孩子能接受话语让他们学得
进去,有正确的学习思路。
每个孩子的脾气秉性、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都是不一样
的,存在个体的差别,我们在教学时会发现,有的孩子学得快,
有的孩子学不进去。对于不同的科目,同一个孩子就会有不同
的学习表现。因此,我们要考虑到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
针对性的教学,因材施教,不能把幼儿看成是一样的、相似的,
不能用相同的教育要求、方式方法对待不同的幼儿。首先,要
全面了解每个孩子,在日常的点滴观察中,发现他们的学习需求,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能让孩子更好地接受。其次,在因材
施教的过程中,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也很重要。教师要及时与家
长交流孩子的在园情况,共同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教育。
四、结束语
幼儿就像是一棵棵的小树苗,他们的茁壮成长需要教师
的认真呵护。我们的幼儿教育要从培养孩子成长的高度去审
视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完善和探索,勇于创新和改
革教学方法,这样的创新教育才能走向成熟,增强幼儿的素质
能力,推动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迪.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咱J暂.延边教育学院学报袁2009
[2]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表现尧原因及解决对策咱J暂.学前
教育研究袁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