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 者:苗 慧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摘   要: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必须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体现“联系实际、深化概念、注重实用、提高素质”的特色。本文从课程标准制定、教师职责、课程改革等多方面、立体化、全方位探讨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革。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师职责;极端
一、合理取舍教材内容并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
教材是落实教育思想、实现教学目标的依据,是教学内容的细化、教学过程的“脚本”,也是教法与学法的“载体”。
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的开设观点很鲜明:第一,数学课程很重要,必须要开,但不能开得太深、太难、太偏,否则学生根本难于接受,也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不符;第二,要紧贴专业需要,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打破学科本向的逻辑性与连贯性,对现行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地取舍、删减和整合。
二、高职数学教师的职责
教师既是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播者,也是先进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造者,又是教学改革的直接实施者。所以,搞好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关键在教师。由于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和特殊性,给高职高等数学教师提出了如下一些特殊的要求。
首先,高职高等数学教师除具有系统的基础理论和教学理论外,还应对所教专业的专业课有所了解,以便掌握数学课程与相应专业之间的联系,把握专业应用数学知识的重点即不同的专业选取不同的模块—模块化教学。
其次,因高职高等数学课内容具有知识面宽泛、内容多而浅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科学、合理地选用教学方法,以便达到在对数学理论不做严谨推导的情况下,能使学生掌握并会运用。
第三,由于高职高等数学课具有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特点,课程教学目标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色。这就要求教师要多参加一些专业实践,掌握应用实际,不断提高运用数学方法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三、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改革需要避免的两种极端
(一)只懂专业不懂数学
这非常容易导致数学课程改革中一种极端做法的出现。具体表现是: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讨论者与制定者,大部分是来自企业或生产一线经验相对丰富的专家(或行家),他们对专业课程(尤其是核心专业课程)的设置有相当权威的发言权。但是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来看,重专业、轻基础,重实践、轻理论的“痕迹”非常明显。对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学好是很困难的。因为定积分知识的基础是导数与不定积分,而无极限的导数,并不是创新,而是倒退。将课时压缩到如此少的地步,对于担任数学教学的老师也是很难做到的。以上是典型的只懂应用、不懂数学的例子。分析出现这种极端做法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了解不透彻。高等职业教育首先是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因此,课程体系的开发首先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不能只强调实践而忽视理论课程的学习,必须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从而使学生具备由于工作环境、职业岗位内涵与外延的变化所应有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第二、缺乏对数学的知识的了解。数学知识的掌握有其内在的自然规律,尽管可以根据需要打破教材安排,对部分数学知识(如常微分方程、级数、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进行适当重组或删减,但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性与连贯性非常强。正如极限是一元微积分的基础,微分与积分是一元微积分的核心,而没有一元微积分,二重积分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二)只懂数学不懂专业
这是数学教师中容易出现的一种极端。出现这种极端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从事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教师大多为本科或研究生毕业,专业的学习以纯数学理论为主,一般来说对工程技术以及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工程背景,或与专业知识结合不够紧密。教学内容以纯数学知识为主,过分地追求数学学科的严谨性与知识的逻辑性,不能根据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精简、压缩与整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是以书本内容为主,枯燥地讲授数学的理论知识,从概念讲到定理证明,再到例题习题一味灌输。因此,总感觉内容多、课时少。
第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了解不深入。高等职业教育同时又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职业性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因此,课程体系的开发必须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方针。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突出就业岗位(群)所需要的“饭碗课程”,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验实训课程的比例。因此,缺乏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设置深入了解,缺乏对高职公共课程的明确认识,教学中不能体现“以应用为目的和适度够用”的原则,过分地“夸大”数学在课程设置中的作用,过分地强调理论上严密、逻辑上严谨,教学中就会大大束缚了教师的手脚,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要避免出现这种极端,要求从事高职教学的数学教师必须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入了解,掌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高职学生的特点,同时还要广泛开展课程调研,了解各专业知识对数学的需求。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只有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正确认识高数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下功夫制定课程标准并对教材进行合理整合,同时防止出现两种极端,才能使数学课程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充分发挥其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亚欧.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7):81-82
[2]王雅萍.信息化环境下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6):98-100
[3]杨颖颖.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分析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1):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