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VR技术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VR技术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作 者:干 元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科研项目:2020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一体两翼”思政课教学模式推进新思想“三进”工作创新研究”(20Z126);2020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 “基于VR虚拟仿真体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20Z129).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VR技术的出现为高校开展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全新思路及方法。新时期,如何有效运用VR技术增进思政理论课成实践教学实效,已然成为高校重要课题。文章首先分析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指出其存在的四点问题,包括高校重视程度不足、资金支持力度不大、专业化教学队伍缺失以及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等;继而阐述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VR技术的应用基础,并进一步点明其应用优势,包括提高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学承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自主学习力、创新教学模式以及推动教育资源均等化发展等五个方面;最后,指出VR技术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三类应用模式,包括混合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以及协作教学模式等,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有益借鉴。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llege education work. The emergence of VR technology provides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lass practic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period, how to effectively use VR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lass into a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current practical teaching statu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oint its four problems, Including lack of attention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sufficient financial support, lack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team and lack of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n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foundation of VR technolog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And further highlight its application advantages, Including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mproving teaching carrying capacity, improving students '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ndependent learning,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 and the promotion of equal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Finally, It points out three types of VR technolog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ncluding mixed teaching mode, situa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collaborative teaching mode, In order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researchers.
关键词:VR技术;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应用模式
Keywords: VR techn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lass; practical teaching; 
一、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
(一)高校重视程度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之于学生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都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若未经过实践证明,学生不但很快就会忘记,且还有可能对部分理论抱持质疑态度。
(二)高校资金支持力度不大
在国家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指导下,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养成关注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从而更好地支持国家建设与发展。但观实际,受限于高校实践教学资金不足等原因,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实难开展。虽然全国各地红色资源与高校周边红色教育基地为数众多,但由于缺少实践教学资金,教师只能通过下载网络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较之于带领学生亲临其境切实体验而言,这种做法收效甚微,严重阻碍了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1]。
(三)专业化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队伍缺失
高校开展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所学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这一素质教育目标不可简单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或布置课下任务的方式实现,而是需要专业化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学习体验。然而,当前多数高校并未着力建设专业化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队伍,而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时交予一个教师负责,不但加重了教师教学负担,且还拉低了实践教学质量及效率。
(四)学生对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兴趣不足
从当前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兴趣不足已然成为阻碍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一大重要因素。虽然部分高校已将新媒体技术引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但由于技术功能有限,教师仍未可以为学生打造良好学习环境,进而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思政理论实践教学中VR技术应用理论基础与应用优势
(一) 理论基础
认知学习理论肯定了学生心理认知结构之于学生学习效果而言的重大影响作用。此外,构建主义理论、发现学习理论以及情境认知理论也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教学工具、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境对于学生心理与教学效果的重大影响。众所周知,美国为首批应用VR技术开展教学工作的国家之一,卡内基梅隆大学应用VR技术建成虚拟现代化工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观察空间与实操空间;此外,麻省理工学院也应用互联网与VR技术成功实现实验资源在线共享,为相关研究者分享资源、进行虚拟实验提供重要平台。在思政理论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用VR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师生互动并改善知识传播效果,而这与经典教育学相关理论完全相符。
(二)应用优势
在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VR技术的应用优势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VR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性。
一方面,传统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多采用现场教学模式,时空限制性强、教学成本高,难以达成理想教学效果。VR技术的应用为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带来多样化虚拟现实场景,学生得以与各个场景展开交互,进行深入思考并探索,更好地理解吸收课程知识。另一方面,传统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中心,而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VR技术的应用则彻底实现了教与学二者相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公,置身虚拟场景更好地认识理解相关知识,思想政治学习兴趣大大提升。
2.VR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承载力。
为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思想政治教学理应“双管齐下”——采用课堂教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但观当前各高校思政教学实际,实践教学明显未受重视,多数高校囿于实训基地建设成本高、教学经费不足、教学方法落后以及思政教师教学能力有限等原因而未可以将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落到实处。VR技术的应用有效改善这一情况,通过融合思想政治教学影像库、应用软件库以及电子图书馆等各类思想政治教学素材,进而以虚拟课堂形式开展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并确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大大增加了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承载力,在充分提高学生沉浸感与获得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虚拟教学资源采购成本,促成了高校间思政VR实践课程集约化发展[2]。
3.VR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及自主学习力。
传统思政教学过程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中心,扮演“听众”角色的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VR技术的引入则为学生“赋能”,彻底扭转学生课堂身份,使其由以往的“被动者”转变为“主动者”,在虚拟实践教学过程中扮演各种角色,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自主学习力亦有所增强。
4.VR技术的应用有力创新了思政理论实践教学模式。
一方面,VR技术可为学生打造逼真虚拟环境,提供多维动画、生动音像以及丰富的动静态影像材料,最大化刺激学生感官,有效提高了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吸引力与有效性。另一方面,在VR技术支持下,教师还可创新性应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在VR教学系统中融入各类包含思想政治元素的教学内容,如音频、视频以及娱乐小游戏等,有效降低学生学习压力,帮助学生快乐学习与成长。
5.VR技术的应用有效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
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极其严重,经济发展较快区域往往配有优质的师资力量及教育硬件,教学资源丰富,而经济发展较慢区域则明显处于劣势地位。VR技术的应用极大程度地改变了此一现状,由于VR技术不受时空限制,因此即便在落后偏远的山区,只要学校VR系统硬件设施完备,同样可以开展虚拟课堂教学。如此一来,教育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
三、VR技术在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一)应用VR技术开展混合教学
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与VR技术创建VR教学课堂,开展混合教学。一方面,高校需认清VR技术优势——不仅可供娱乐,且还可以用于教学领域,进而引入并合理应用VR技术创新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为思政理论课教学提供保障,VR技术则具备历史还原功能,为学生带去强烈感官冲击。[3]因此,高校若可利用这两项技术将原本就关系密切的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一步联系起来开展教学,学生各方面感官体验势必更佳,学习效率亦必有所提升。
(二)应用VR技术开展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一种全新教学方法,该方法遵循反应论原理,充分利用形象打造生动场景,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开展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用VR技术创设虚拟教学情境,并安排学生担任各种情境内角色,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4]为更好地提高本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及效率,湖北开放大学校方秉持“沉浸式虚拟现实(VR)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之教学理念,首次应用VR技术建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学习中心”,该实训室中心面积约230平方米,可容纳130名学生,以优质教育资源为核心,集终端、应用系统、平台、内容为一体,兼具扩展性、兼容性以及前瞻性等特点,可为学生提供高度开放、可交互、沉浸式的三维学习环境,学生置身其中,可以亲自动手操作,教学过程参与性与学习积极性更强,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三)应用VR技术开展协作教学
协作教学模式即是指通过开展师生协作或者生生协作,进而有效增加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理解程度的一种教学模式。于该模式下,教师主要担任“设计者”——需有效设计教学内容及相应组织方式,此外,还需兼任“向导”与“监控者”,作用重大。[5]可以说,VR技术优势得以发挥的首要前提即在于教师对于该项技术的合理应用。因此,要想通过应用VR技术有效改善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首先必须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具体而言,高校可以采用内培法,也即通过定期组织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进行培训的方式来有效提高教师对于VR技术的应用能力。
四、结语
近年来,VR技术快速发展并获得广泛应用,为高校开展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全新方法路径。总结而言,应用模式主要包括三类:一是结合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与VR技术开展混合式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充分发挥两项技术双重功效,切实改善实践教学实效;二是应用VR技术建设思政理论课体验式学习中心,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三是应用VR技术开展协作教学,强化师生及生生间互动,组织培训提高专业化师资队伍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敏建.VR技术嵌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与可能性研究[J].智库时代,2019(40):185+187.
[2]许玲,黄波.虚拟现实(VR)技术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应用优势与现实基础[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2):28-30.
[3]安慧玉.虚拟现实(VR)技术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2):119.
[4]]余图军,孙萌,姜晓武.新时代虚拟现实技术助推思政理论课教改探究[J].智库时代,2019(29):52-53.
[5]张学敏,丁立磊.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75-276.
作者简介:
干元,女,湖北武汉人, 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于2008年起从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为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思政公共课部思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