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三全育人”视角下的 中职学校班风学风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

“三全育人”视角下的 中职学校班风学风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

作 者:杨 钧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上海 200331)

 摘   要:中职学校班级学风建设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建立班级学风建设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引导班级风气的转变,通过集体环境影响每一个学生,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意识,引导学生的学习状态,打造更加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环境。中职学校有着其独特的地方,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校和班主任在育人过程中更应该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重视班风学风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班风学风评价体系,提升中职教育的育人和育才功效。

关键词:“三全育人”;中职学校;班风学风;建设评价;教学策略
在中职学校教育当中,班风学风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环境对于人的认知、思想、行为、习惯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在一开始的班风学风建设就能够找到合适的办法并且具有约束力、说服力,学生在班级环境的影响下会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更好地控制自身的行为,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学习。这样自然能够有效提升中职教育教学的效果。在“三全育人”的理念下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育人,积极采取措施构建良好的班风学风,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于中职教育的育人育才功效发挥有着重要意义。
一、中职教育中影响班风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组成复杂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16-18岁阶段,受到原生家庭及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重点的影响,在学习管理和生活管理方面得到的重视程度都有所欠缺。中职教育的生源一般都是义务制教育中的“中下游”,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原生性”的问题。例如部分地区的学生因民俗习惯等问题从小就有抽烟的习惯,他的烟龄可能和他受教育的时间一样长乃至于更长,所以即是有校规乃至与地方性法规禁止抽烟,但他还是会忍不住抽烟。还有一些学生早早地开始接触社会,参加一些不良的小团伙,行为和认知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偏差。复杂的学生组成,就决定了每个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或者说对于学习的态度是迥异的,而且不认真对待的比较多,不愿意受约束,被管理的占多数。这种情况下,班级的凝聚力一般比较差,班主任的威信也不容易建立,尤其是在需要全班学生共同努力建设班风学风这样的事情上,学生们更加难以齐心,使得班主任的教学策略推行困难。
(二)学生思想偏跛
中职学生因为中考失利,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太大期望,在校学习本身都有“混日子”的想法和心态。他们对于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思想认知层面就有很大的偏差。表现在学习当中就是态度散漫,消极对待,对于班集体意识总抱可有可无的态度。学生在学习方面对自己也没有什么信心,对学习积极性方面的表现会有起伏,坚持力够,严重的还会产生旷课、不遵守课堂纪律,缺乏集体责任感等等。
(三)自控能力薄弱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素养差异性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于自身行为的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很多学生都有很多带有一定的不良习惯,抽烟、喝酒、沉迷网络等等。这些学生并非不懂事,不知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在面对外部诱惑的时候,没有什么抵抗力,自控能力非常差。有的学生本来想要去上课,结果朋友一招呼,便跟着上网玩游戏去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班风学风的建设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三全育人”视角下中职教育班风学风建设及评价体系构建
班风学风的建设不仅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学校教职工全员参与,全过程和全方位参与学生成长周期的各个方面,更加需要家校之间的积极配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班主任也需要注重方式和方法,构建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一)发挥文化育人影响,舆论引导,强化集体观念形成
常规管理是班级管理的基石,通过常态化管理能够有效约束学生的行为,端正学生的思想,让班级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整体,进而让班风学风和学生个人自我管理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相影响,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常规管理的效果是非常显而易见的,也是构建班风学风评价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强化常规管理,打造良好班风学风是一个班级学生整体的精神风貌和共同的认知倾向表现。班风学风是基于集体力量的一种氛围,是集体舆论对于学生个人的一种约束和引导。如在中职班级当中,大家在上课的时候都不旷课,就会形成一种集体的认知和舆论,一旦有个别学生旷课就会被其他学生“口诛笔伐”,旷课的学生自己也会感觉“羞愧”,这就形成了班风学风对于学生的约束力。因此在班风学风建设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注重班级舆论的引导以及学生集体观念的形成。在舆论的引导方面,班主任可以采取公开公示学生不良学习行为的方法。就是在班级的微信群或者钉钉群当中,将旷课、违纪的行为公开,让班级所有学生都知道,并加以规劝和批评,这样一方面能够强化班级的常规管理,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这样的方法,在班级当中形成一种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违规违纪行为,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对于集体的生活学习也会带来不良的影响,而且这些违规违纪行为会被班集体所有人都看到,利用学生的自尊心,约束学生的行为。在集体观念的塑造方面,班主任要让学生对于班集体有归属感,有责任感,让学生愿意为集体的荣誉或者集体的发展做出一定的“牺牲”。集体观念的塑造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技巧以及教育时机的,生硬地进行道理讲述,学生不仅会反感,而且教育引导的效果也会非常差。班主任可以多让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多让学生在集体当中学习和生活,时间一长,学生自然而然会对班集体产生感情,进而形成集体责任感。例如在学校举办运动会的时候,带领班集体一起为班级的荣誉努力。组织学生从选拔运动员,报名参赛,到后勤服务工作,全方面参与,每个学生都安排好任务,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当所有的学生都为了一件事情而努力的时候,集体在学生心中的重要性就会逐渐凸显出来。
(二)发挥管理育人特点,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班级常规管理
班风学风能够影响学生,让学生自觉遵守集体的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样学生的自觉行为,也会正面影响班风学风的建设,让班级氛围变得更加积极健康,好学勤奋。在班风学风建设之初,必须要进行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利用带有强制性的管理,先让学生的行为和不良习惯得到很好的管理,然后影响学生思想和认知,当学生都去遵守班级制度的时候,班级氛围的营造也就初见成效,而且会往好的方向逐渐发展起来。常态化管理就是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始终绷紧班级管理的心弦,不能够有懈怠的时候。这方面“三全育人”理念能够给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当中很大的启发。班主任的常态化管理并不只是自己的工作,需要学校多方的努力。例如关于学生沉迷网络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通过对学生到课率的管理,门卫出入情况的掌握,附近网吧营业时间的把握等展开管理。也需要学生家长方面在学生经济方面进行把控。这样综合多方面的力量开展常态化管理,能够有效遏制学生的上网玩游戏的行为,帮助学生摆脱网络沉迷的影响。制度化管理就是在班级当中制定规章制度,强制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行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都是在强制管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通过学生自觉行为影响集体的氛围和风气,反过来班级风气也会约束学生个人的行为。科学化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时候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面。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找到管理的切入点和重点,制定班级管理的目标和规划,一步步逐渐实现良好班风学风的建设。例如班级当中很多学生吸烟,尤其是一些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当地的社会风气就是如此,学生可能根本意识不到抽烟这种习惯不好,反而觉得便于和人打交道,而且自小养成的习惯,改起来也会非常难。那么在纠正这样的班级风气时,班主任可以拿出时间专门开展戒烟教育教学,如在世界无烟日的时候,组织学生开展宣传活动。首先给学生们进行宣讲,让学生认识到吸烟对于身体的危害,利用实实在在的例子,让学生对吸烟的危害有清楚的认知。其次通过逻辑辩论的形式,针对那些所谓“递根烟好办事”的说法进行驳斥。再有就是联系当地医院部门的戒烟门诊,让医生给学生讲解如何戒烟,戒烟的好处。班主任也可以向医生咨询,如何科学合理进行戒烟,或者采用怎样的方法防止戒烟者再去吸烟。再配合上一些管理制度的确立,如不能够在学校公共场所以及厕所吸烟,不能够在宿舍吸烟,定期检查学生宿舍是否有烟味等等,管理学生的吸烟习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往往是“去其上者的其中”班主任如果连“上”都不去尝试,学生的行为管理和班风建设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班主任要制定好管理目标,并积极开展常态化、制度化以及科学化的班级管理。
(三)发挥活动育人优势,优化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在中职教育当中学生很多都有信心不足的问题,他们在义务教育中受到过打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自卑感”。这种问题体现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就是“无所谓”“摆烂”,成绩不好无所谓,反正中职毕业找个好工作也难;学不到知识和技术无所谓,反正走入社会工作后也不一定能够用上。这表面上是学生素质低,但其实根源在于学生自信心不足,对于将来的人生和发展不抱希望而已。这种情况下要想构建良好的班风学风,就需要让学生们重拾信心。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学生评价以及班风学风评价体系构建方面下功夫。在学生评价方面,鉴于中职学生的情况,鼓励性的制度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要在平时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给学生灌输认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思想。既然中职教育的未来不明,如果还不好好学习,不努力,那么将来只能够更加糟糕。就像是在足球场是踢球,如果没有努力地朝着球门提出球,那么永远都不可能赢得比赛。要从观念层面扭转学生“摆烂”的态度。其次,班主任和任课班主任可以向学生们介绍一些中职教育将来发展的情况,例如学历的提升怎么解决,中职教育毕业后将来提升的方向在哪里;中职教育有哪些不足之处,应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如何通过自己努力进行弥补。让学生对自己的情况,学业的发展,职业的规划,人生的目标都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知。再就是通过优化评价体系,让学生重新振作起来,在学习方面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不要一直盯着学生的成绩好坏,应该关注学生是否进步,进步了多少,当学生有所进步的时候,应该在班集体当中通报表扬,这样对于学生自己的努力是一种肯定,对于班风学风建设也非常有利。评价体系构建也需要多元化,不能够只从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的角度进行,学生体育成绩优秀,有一些歌唱、表演等特长也是可以进行充分肯定的,可以通过在运动会、班级节日活动演出等方面让学生表现自己,这既是一种肯定,也能够坚定学生的信心。学生有了信心,也就有了“心气”在学习和生活当中也会更加地自觉,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地开展学习活动,自觉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长此以往良好的班风学风就能够建立起来。
结束语
班级是学校组织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中职学校班风学风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班主任的教育和引导,更加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其中,在“三全育人”的理念下,充分调动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各方的力量,强化对于学生集体的管理,舆论引导,强化集体观念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班级常规管理;优化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中职教育的班级风尚和学习风尚带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杨玲.重点关注学生视域下教风学风建设体系构建研究——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J].科技视界,2021(05):130-131.
[2]吴捷.高校教风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研究——以武汉商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05):168-169. 
[3]吴春蕾.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升独立学院办学水平[J].高等农业教育,2016(05):20-24.
[4]王俊程,胡红霞,李学舒.高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改进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5(05):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