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聚焦核心素养,强化关键能力,发挥选拔功能

聚焦核心素养,强化关键能力,发挥选拔功能

作 者:陈雄飞 (湖北省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湖北 孝感 432100)

 2022年新高考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科学系统,科学设定核心功能,精心设计考查内容、考查要求和考查载体,创造性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入体现了新高考改革的要求.

新高考全国Ⅰ卷数学试题稳中求新,关注数学的本质,强调理性思维的价值,突出数学学科特点,全面贯彻落实新高考评价“一核”“四层”“四翼”要求,强化基础知识考查,注重核心素养培养,突出关键能力渗透,发挥数学科高考的选拔功能,助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对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将起到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一、考查内容分析
(一)试卷结构,保持稳定
新高考全国Ⅰ卷由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四部分组成,其中单项选择题8题40分,多项选择题4题20分,填空题4题20分,解答题共6题70分,全卷总题量为22题.题型与分值分布情况与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完全相同.
(二)主干考点,持续增强 
数学主干知识是支撑数学试卷的顶梁柱,数学题型相对是比较稳定的,新高考全国Ⅰ卷主要围绕主干知识的考题中函数与导数:第7、10、12、15、22题,合计32分;三角函数:第6、18题,合计17分;数列:第17题,合计10分;立体几何:第4、8、9、19题,合计27分;概率统计:第5、13、20题,合计22分;解析几何:第11、14、16、21题,合计27分. 这六个主要知识模块共135分,占全卷的90%,其余涉及到的几个知识点也是高考的高频考点:集合、复数、平面向量各5分,共15分,占全卷的10%.新高考全国Ⅰ卷整体结构上的分布在保持去年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加大了部分主干内容的题量,体现了高考对主干知识的重视程度,起到很好的高考导向性作用,进一步促进中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三)题型创新,稳步推进
新高考全国Ⅰ卷主要特点体现一个“稳”字,试题有变化,但幅度不大,但相对于去年试题又有创新。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首次引入多选题,今年保持稳定,多选题的设置给广大考生增加了得分机会,增进了数学学习的获得感,也更精准的测试和区分了不同层次考生的数学能力水平,增强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但是舍弃了之前试卷中的多空题、结构不良试题与条件开放性试题.
(四)选科合卷,难度增强
2022年新高考Ⅰ卷考试内容及其分布科学合理,体现了文理不分科后数学考试的特点和内容要求,关注高校对人才的选拔要求和数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试题难度明显增强.
①低起点:体现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部分进行了系统设计,起始题起点低、入口宽,面向全体学生,如第1、2、3、4、5、9、10、13、15、17、19题,注重通性通法和对数学思想的考查,淡化了特殊方法、技巧解题.
②多层次:体现为试题的难度设计上重视难度和思维的层次性,如第7、8、11、12、14、16题.
③高落差:体现为重视数学科高考的综合性、创新性,在试题的难度设计上不仅有层次性,而且在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方法的综合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科学把握试题的区分度,发挥数学科高考的选拔性功能,如第21、22题. 
二、试题特点分析
2022年新高考数学学科坚持改革创新,全面贯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更新评价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考试内容改革、题型创新、试卷结构改革以及科学调控难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试题科学把握数学考试的方向性、时代性、科学性与高等院校人才选拔功能的关系,正确把握数学科考试命题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核心素养的关系,坚持高考的核心价值,突出数学学科特色,着重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很好地把握了稳定与创新、稳定与改革的关系,对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引导中学数学教学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渗透数学文化,发挥育人作用
新高考Ⅰ卷第4题以南水北调工程为背景,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实际为情境素材设置试题,考查对棱台的体积公式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运算求解能力,试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增强社会责任感.值得注意的是,整体并没有出现前几年全国卷很爱出的篇幅较大的数学文化试题,强化了数学基础知识考查的本质.
(二)数学思想与核心素养并举
蕴含数形结合思想的试题有:第3、10、11、12、14、16、21、22题;蕴含转化与化归思想的试题有:第7、12、16、18、19、22题;考查直观想象素养的试题有:第4、8、9、19题;考查数学运算素养的试题有:第1、2、4、5、7、8、11、13、14、16、17、19、20、21题;考查逻辑推理素养的试题有:第7、9、10、16、22题.总之命题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学科素养立意,都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数学品质,考查学生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体现了数学思想、通性通法的重要性.
(三) 淡化特殊技巧,重视关键能力考查
试题贯彻高考内容改革的要求,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命题,进一步增强考试与教学的衔接,强调对数学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考查,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形成学科知识系统;注重本原性方法,强调通性通法的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促进学生将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如第14题求公切线方程,很多人知道练习单圆的切线方程求法,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做题要多学会纵向思考. 第21题第1问今年对基础差的学生不是很友好,上来就让你一顿设线操作,其实不然,第二问如果我们在学习直线方程这章多练习夹角计算,问题也不大. 这就提醒我们今后做题不能大搞题海战术,而是需要对知识横向思考和纵向拓展,方能更娴熟地驾驭高考.
总之,2022年新高考全国Ⅰ卷数学试题背景熟悉,梯度设置合理,无偏题怪题,但试题绵里藏针,陷阱林立,简约而不简单,深刻而不深奥,试题大气大道,题干简洁明了,试题取材源于教材与生活,考查的终极目标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立意,素养导航,打造了新高考数学试题新形态,这也更好地体现了高考对人才选拔的必要性,促进人才合理分流、配置,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