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新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新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作 者:邱海红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第五幼儿园,安徽 淮南 232007)

 摘   要: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幼儿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发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研究分析了新时期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并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对策

一、新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涉及面很广泛,幼儿时期是人心理发展关键期,在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一生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然而新时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理想,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1.小儿多动症。

2.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以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有破坏行为、偷窃等。

3.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创造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退缩、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感、过度幻想、抑郁症等。

4.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强迫行为、神经紧张等。

5.不良习惯,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

6.学习上的问题,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等。

有些幼儿园教师并不太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他们只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学习方面、行为方面及身体方面的表现,但对幼儿的心理是否健康并不太关注。实际上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着人成功与否,而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人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据调查发现,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与否与教师的素质有关,部分幼儿园的教师学历不高,他们本身具备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比较匮乏,甚至有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存在问题。如他们对心理或行为存在问题的幼儿存在偏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儿,对存在问题的幼儿采用成人的处理方式,使得幼儿的心灵受到了伤害。有些幼儿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归为德育教育,因此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采用的方法也多为谈话、说服等,因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长的育儿理念也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重要因素。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并不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因而对幼儿的心理是否健康也无法分辨。如有些幼儿具有多动症的表现,而许多家长却认为是孩子比较好强。有些孩子表现的比较胆怯,他们却认为孩子胆小……还有些家长认为幼儿教育的主要责任在于教师,因此想方设法将幼儿送到了他们心中的理想学校。也有的家长要求幼儿学这学那,希望孩子学到更多的技能,将孩子培养的更优秀,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却不关注。这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家长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模仿家长的行为。而有些幼儿家长却并不关注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他们认为幼儿只要表现的乖巧就没有问题,面对犯错的幼儿的教育有的家长甚至采用打骂的方式。

二、新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创设宽松健康的育儿环境

环境不但指物质环境,还包括心理环境,幼儿园都要认识到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幼儿园可按照一些美学的法则来布置或种植花草树木及娱乐设施。如设计建设一些造型独特的建设,为幼儿布置自主开放的游戏场所,在幼儿园的墙壁或走廊布置一些色彩柔和的墙包饰等。除了创设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来影响幼儿外,幼儿园还要为幼儿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如幼儿教师在与幼儿交流时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与幼儿多交流互动,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知道幼儿的需求,与他们一起分享快乐。幼儿教师在平时也要注意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对个人的一言一行也要注意,使自己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进而使幼儿拥有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

(二)在游戏活动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教育大多以游戏的形式展开,而游戏也是每个幼儿都喜欢的活动。幼儿教师可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利用丰富多彩的、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影响幼儿,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让幼儿进行攀爬跳跑等动作,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幼儿教师可鼓励幼儿以培养幼儿敢于挑战,勇于坚持的良好品质。再如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可让幼儿在游戏中欣赏他们感兴趣的角色,扩大幼儿的接触面的同时使幼儿拥有健康的心理。

(三)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离不开生活,幼儿教师可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如在幼儿盥洗、进餐、睡眠、游戏等日常活动中的每个环节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健康的心理。如在幼儿吃饭前要求幼儿学会遵守规则,在游戏活动中要求幼儿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等。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立足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发展需求,对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持之以恒的影响帮助幼儿学会关爱和尊重他人,培养幼儿良好的心态,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石。

(四)家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是幼儿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家庭环境的影响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大多数家长特别重视幼儿的智力投资,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却不太关注,甚至有些家长的教育出现了问题。经常有些幼儿在幼儿园表现良好,在家却蛮不讲理。幼儿教师可多与幼儿家长沟通,使幼儿家长多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教师可通过组织一些活动来帮助家长了解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如举办家长讲座,组织半日开放活动等。通过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将幼儿园与家长联系在一起,使家园同步关注,同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幼儿拥有健康的心理。

结语

幼儿教育关系着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与未来,幼儿教师要关注幼儿心理,关注幼儿细微的表现,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疏导,使幼儿的的心理问题夭折在萌芽状态。让幼儿拥有健康的心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心理健康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春玲. 审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的困境和对策[J]. 孩子,2020(10):128-129.

[2]成雪丽. 课程视野下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家庭.育儿,2021(4):188.

[3]高乔峰.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 家庭教育研究,2021(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