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体验教学模式在航空救生课程中的应用
作 者:陈 功1 任志刚2 任艳美3
(空军航空大学 航空基础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军事教育训练改革的不断深化,航空救生课程必须着眼高素质新型军事飞行人才培养,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体验教学模式是体现学以致用的一种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对强化学员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本文从体验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入手,深入分析体验教学模式对航空救生课程的重要作用,通过在航空救生课程的实践应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为加快推进飞行人员航空救生教学训练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体验教学模式;航空救生;课程
中图分类号:E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22-1386(2018)01-0000-00
航空救生课程是培养飞行人才遇险救生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保存部队战斗力,提升作战士气具有重要作用。跳伞救生过程紧急、复杂、危险,需要学员深度体验应急状态和艰苦环境,才能获得实践救生能力。体验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学习者在实际的体验中感悟理解、学习运用和成长创造,体现学以致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航空救生课程必须借助学科特色,加强体验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提升飞行人才遇险救生能力,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
一、体验教学模式的内涵
体验教学模式因其体现“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被广泛运用到各类行业培训和户外拓展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体验教学模式的概念
体验教学模式也称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培训法、体验式学习模式,来源于1984年以美国教育学家,大卫·库伯为代表的体验式学习的循环模式,即学生必须经过体验、反思、形成概念和检验连续循环,最终重新回归体验[1]。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研究提出了体验式学习方法的概念,即高等院校通过自行发起或建立的结构化、有指导的体验活动,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这一明确目的,从具有挑战性的真实体验中找出意义,鼓励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全新的或有挑战性的情境中完成各类学习活动。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体验教学模式就是以学员为中心,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通过创设学习训练所需的物理情境、认知情境和心理情境,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建立情感、塑造价值的一种教学形式[2]。
(二)体验教学模式的特点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分析体验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任务驱动。体验教学模式重在学习者的参与、体验和运用,因此,教学过程中要以任务作为项目整体推动,通过设计具体的任务项目,来对学生进行基于项目的考核和培养,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自我努力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完成任务[3],从中获得成长经验。
二是身心结合。体验教学强调解放学生,让学习者全身心的投入体验,尽量减少外界干扰,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沉浸于任务体验之中,真正打破思维束缚和合作界限,进行“破冰式”的身心参与。
三是仿真情境。体验学习训练的项目具有仿真性,贴近知识运用、检验能力的真实场景,使学习者围绕来自工作情境中的问题研究和探讨,进行学习的迁移。
四是培训转化。体验学习目的是实现学习效果的转化,要在模拟仿真与真实工作的差距问题进行正确引导,实现知识能力向实际岗位需要的转变。因此,培训转化是体验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
二、体验教学模式对航空救生课程的重要作用
航空救生课程主要以实践操作为主,与体验教学模式的特征和形式相对契合,可以有效提升航空救生课程的教学效果。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习训练兴趣
航空救生课程设置了跳伞、野外生存等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通过仿真模拟空中和复杂地形等训练环境,让学员在近似实战环境中体验救生过程,完成救生任务,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促进学员救生能力生成。
(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航空救生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员为学员提供示范指导,但不是“保姆式”帮助,而是设置不同的任务类型和完成标准,需要学员在跳伞和生存训练中自主体验,培养独立自主完成任务能力[4]。
(三)培养求实创新精神
飞行人员航空救生过程情况紧急复杂,要求学员对险情处置果断准确,必须具备决策和创新思维,体验教学模式能够使学员在复杂恶劣的情境中反复训练,形成灵活应变、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体验教学模式在航空救生课程中的应用
体验教学模式一般包括:项目呈现、规则宣导、学习体验、评估考核、引导反思、融会贯通等步骤。体验教学模式应用于航空救生课程,要立足课程和飞行人才培养特点,准确把握体验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创新性。
(一)紧贴实战明确学习任务
联系军事斗争和岗位任职实际,充分运用VR仿真模拟系统、播放视频动画、教员语言描述等手段为学员讲清任务背景和学习目的,创设具有实战情境的学习项目,激发学习动机。明确学习任务要着重介绍课程设计的逻辑关系,不但要介绍“是什么”,还要介绍“为什么”,让学员从多个角度理解、运用和感悟,形成整体印象。如,在复杂地形着陆与求救课目中,教员创设了实战背景的综合演练任务,即:2021年9月11日,航空兵某部组织自由空战演习,飞行员被迫跳伞后降落到某林区高大树木上,任务是利用救生绳索下树、利用救生电台求救,用光烟信号管显示位置,最后成功获救,重返蓝天。
(二)丰富能动学习形式
体验教学非常重要的步骤是学习体验,这个过程涉及学员个人参与、团结协作和自主练习。在跳伞技能训练课目中,通过采取同组分层的方法,即开训前根据学员身心素质等比划分好、中、弱三个层次,训练中好的学员自主训练,中的学员互助训练,弱的学员由教员重点指导训练;训练后期,按照学员掌握进度动态调整分层比例,并采取会操观摩、小组对抗、荣誉激励等形式,调动学员训练积极性,促进学员能动学习。
(三)科学检测学习效果
在学习体验项目中,教员通过考核评估的方式推动项目的开展,这是体验教学的重要手段。如,在降落伞操纵课目中,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习效果。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教员评价和学员评价,教员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员学习训练情况,学员结合任务检查单,采取自评加互评的方式,检查被迫跳伞情景下的操纵能力,课后,利用VR仿真模拟系统,对学习效果进行终结性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使效果具体可测,体现出精准性和科学性。
(四)着眼岗位任职转化
体验教学要在任务完成后,引导学员总结、反思和提炼,正确认识仿真模拟与现实环境的差异,要引导学员跳出项目,考虑将来的实际岗位,转化学习训练成果[5]。如在被迫跳伞动作科目中,采用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深度互动探究的方法,思考在实战中被迫跳伞可能遇到哪些复杂情况?在飞行职业生涯中救生能力如何保持?引导学员分析被迫跳伞过程中的空中复杂情况,提高被迫跳伞中理论分析能力,使学员在课堂上掌握的被迫跳伞技能,有效转移到飞行岗位任职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体验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关键环节
体验教学模式对教师水平、实施条件、方法策略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航空救生课程在体验教学应用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提升教员能力素质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员不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采取岗位集中培训、集体备课研讨、技能比武等形式,促进教员系统地掌握学科专业理论,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适应体验教学的需要;安排教员到部队调研、代职、观摩部队训练、参与实弹演习和综合演练等重大活动,丰富教员经历,增强组织实施体验教学的能力。
(二)加强教学条件建设
体验教学模式应用需要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作支撑,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搭建体验教学平台;完善仿真模拟、航空救生训练基地等条件建设,创设近似战场复杂环境;改进传统训练器械,发挥实践教学功能,为体验教学实施提供装备技术保障。
(三)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体验教学要实现课内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以通过组织安全警示教育、开训动员仪式等形式提高学员参训热情,提升参训部队士气。课间安排小组内的动作技能和心理拓展游戏等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员团队协作意识,鼓励学员协助教员组织教学,提高学员组织领导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优化考核方式
体验式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体验过程的认知不尽一致,因此,教师不要给学生标准答案,可以运用一些需要学员广泛参与、必须进行深入思考、要求查阅收集整理一定资料的非标考核方式,让学员进行深入思考,鼓励创新性观点和高阶性思维,提升学员思维层次和水平。
五、结语
航空救生课程体验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员救生能力的生成,对于提高飞行 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应用实施过程中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紧贴部队任职岗位需要,结合航空救生课程特点和飞行人才培养特点,不断更新理念,探索方法,丰富资源,在不断改革创新中,积累经验动态发展,为加快推进飞行人才教学训练改革贡献力量。
参 考 文 献
[1]胡静娴.新时代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21(1);112.
[2]林晓丽,岳玲,高欣.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初探[J].中学生物学教学研究,2019(12);41.
[3]周远,陈英,刘安玲,汪之又,蒋国保,刘莉,邹莹畅.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新工程体验式教学初探[J].教育观察,2020(13);87.
[4]赵伟.案例教学在航空救生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15(11);13.
[5]赵旭.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爱国主义隐性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0(50);50.
作者简介:
陈功(1983.12),男,讲师,硕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