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发挥微专题在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中的大作用

发挥微专题在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中的大作用

作 者:郭福英 (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广东 惠州 516000)

 

 
摘   要:本文通过在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中运用微专题教学,突出了微专题针对我校学生的基础对二轮复习的高效体现。
关键词:微专题;二轮复习;高效性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在高三化学复习中,我们一般分三轮进行。第一轮主要是“扫荡式”,把基础知识按课本章节顺序或复习资料中的专题全面梳理,这对完善知识框架是非常高效的,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作用较大。但是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解决新情境下的化学问题,就要在二轮复习中进行思考,创建有自己特色的、符合我校学生学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专题。
专题不应过大,内容含量要少,而且学习目标要明确,我们把这样的专题定义“微专题”,微专题一定是立足于学情、考情,选择的范围要“微”,角度新颖。微专题的内容是围绕高考必考点、热点、重难点进行展开,所以有很强的针对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训练有很大的作用。
二、微专题在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上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一直困扰着笔者教学问题。如果我们在二轮复习中采用微专题的形式,可以激起学生的求学欲望,把复习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复习课的主人,这样有助于于引领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高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把知识和能力形成整体性
微专题注重是“微”,所以针对性很强,可以把一些零散的知识点通过一条线串起来,比如氧化还原反应复习课,通过微专题可以把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等知识点联系起来,可以达到知识的迁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提高学习效率
高三学生课时紧,作业量多,压力大,化学复习考查的内容多、知识点分散比如元素化合物、复习课时少等特点,如果按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复习,很难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若二轮复习采用微专题的教学模式进行强化,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关注度,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相应的知识点。如复习重点热点内容----有机反应类型这一知识点,可以通过深入了解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性质,从而理解反应类型。
三、“微专题在高三化学化二轮复习中的应用”课堂教学案例与分析
(一)示例1:“阿伏加德罗常数”处处有考点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或错误)的是……”,这类题目自近十年来,几乎每年高考必出一题,成为高考试题中的必考题,所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倍受命题者的青睐和关注。设计这一微专题显得十分必要和有价值。
设计的目的: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将阿伏伽德罗定律、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方程式,弱电解质的电离以及弱酸根等水解进行系统的梳理,从而提升知识理解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本专题重点渗透的核心考点:(1)能否正确处理 “22.4L/mol” 。“22.4L/mol” 必须在标准状况和1mol气态物质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才能使用,缺一不可;(2)某些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稀有气体(单原子),臭氧(O3),白磷(P4)等;(3)一些物质的离子数目或化学键数目。常见有二氧化硅(SiO2) ,硅(Si),石墨(C),白磷(P4)等;(4)氧化还原反应中,求电子转移数目;(5)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某些离子或原子团在水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离子数目要改变。同时要注意只有浓度没有体积就不能换算成微粒数。
(二)(1)示例2:电化学原理知识大盘点
电化学原理的有关知识是各省份高考试卷中的“常客”,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1)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2)电极判断;(3)两电极反应式的书写;(4)电子、电流方向的判断;(5)两电极附近溶液性质的变化。
高考考查的形式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在第Ⅱ卷中会以应用性和综合性进行命题。在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电化学题型比较新颖,一般与社会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但不偏不怪,只要掌握基础知识的,将试题进行整合,把试题换个方式,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强加训练,帮助学生进行规范解答和试题建模,便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答题能力,正确率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
(三)微专题“电化学原理”在高考中的实际应用
高考真题再现(2020年全国高考真题)
电致变色器件可智能调控太阳光透过率,从而实现节能。下图是某电致变色器件的示意图。当通电时,Ag+注入到无色WO3薄膜中,生成AgxWO3,器件呈现蓝色,对于该变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g为阳极                   B.Ag+由银电极向变色层迁移
C.W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总反应为:WO3+xAg=AgxWO3
这道题是在新情境下的以社会生活生产的实际出发,考查了电极的判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和电极反应式等知识点,考查的都是常规题型,只要学生掌握了电化学相关的知识点,这道题得分应该不难。
以上是在高三二轮复习课中讲解的两个“微专题”,学生上课积极性高,课堂活跃。把这两个常考的零散知识点串成线、结成网,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更有效、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得分点,提升了高考成绩。   
四、认识与思考
微专题的设计一定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在每次作业、周测、模拟考认真批改后,能够把学生反映的共性问题及时做好记录,在接下来二轮以微专题复习中紧密联系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从而提高复习效率。比如针对学生在离子反应方程式正误判断答题正确率的状况,我们备课组就离子反应方程式正误判断选择题确定了相关微专题。
微专题范围要小而精,所以不能作为整个高三复习的主流,是适用于突破重难点、热点内容,或查漏补缺。在运用微专题的前提下,学生对基础知识点要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这样才能在高三化学复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顾雪美,周鑫荣.高三化学集体备课中微研究活动[J].化学教育,2015(05).
[2]吴久宏.发挥“微专题”在高三复习课中的大作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