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课标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及要点
作 者:袁秀梅
(重庆市珊瑚初级中学校,重庆 40006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作业设计成为教学创新的又一切入点。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数学学科的作业量过大,题海战术让他们十分疲乏。在双减政策下,每一位一线教育工作者都要重新思考数学作业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提高作业的设计质量。让学生在轻松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明确个人的学习优势和不足,找到接下来的学习方向。本文将针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方式,进行几点探讨。 关键词:作业;设计;学生;效率;提高
前言
在新课程标准落实以来,初中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和完成效果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在学生作业负担不断增加的过程中,社会给予学生课业负担更多关注。双减政策的出台和落实,需要每一位教师重新审视作业设计的量与质。通过减量增质的方式,让学生轻松学习,高效学习,实现个性化的数学学习目标。
一、减少重复性作业,提高作业有效性
在初中学生的个人生活中,他们对游戏、科技、自然更感兴趣。数学学科的枯燥作业,让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初中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一定要考虑作业设计的基本目标。让学生更加扎实及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是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但很多教师为了完成这样的目标,针对一个知识点设计了十道、甚至几十道类似的训练题。重复的练习,会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越发烦躁,不仅不利于作业的高效完成,还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态度。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工作中,教师一定要确定好数学重点知识。让学生通过完成有效的练习,明确了解教师所设计的练习题所指的知识点。尽可能设计具有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越来越喜欢数学学习。减少反复重复作业的出现,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主导,让作业彰显学生的个性。在设计数学作业时,一切坚持从学情出发。重视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解决生活问题能力的提高,突破传统的作业设计形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综合使用各种数学知识点。以完成较少作业,达成较好学习效果为最终目的。像在针对“一元二次方程”设计数学作业时,教师可以从生活情境中选择与一元二次方程应用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想象对应的生活场景或学习场景,将课堂中所习得的一元二次方程应用到生活化问题的解决中。像“学校需要重新改造,需要在64米长40米宽的长方形场地上修建同样宽度的若干条道路,其余的面积用于种植花草树木,要求草坪的面积达到1080平方米。你是否可以利用自己的审美和数学知识,帮助学校设计一套良好的方案?”这样的数学作业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不仅能够通过生活情境快速进入到问题中,还能有效提取问题中的要点,结合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设计小组作业,提高作业有效性
小组合作式作业,是对传统作业形式的突破。在每一个班级中,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位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现象观察能力、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不尽相同。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通过层级划分的方式,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同处一个小组中,共同完成数学作业。在小组内相互帮助,共同提高,不仅照顾了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让全体学生作业完成的效果得到优化。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征,并根据他们的学科能力和学习热情程度,将他们均衡分配到各个小组。通过层次分组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给小组成员打造优势互补的平台。
像在讲解“计算机的使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能力、动手操作水平,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级,组成能力均衡的小组。给各小组安排计算器计算任务,让小组成员在小组内练习有理数乘法、除法、乘方、混合运算等在计算器上的具体操作。以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完成规定任务操作为作业完成的标准。在课堂中,教师要通过抽查的方式,在每个小组内选择一位同学,利用计算器完成任务中的一道计算题,加强监督。
三、设计开放作业,提高作业有效性
开放性的数学作业,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展示个人优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扬长避短。要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创设更宽广的舞台,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个性化想法与所学内容结合在一起,用到相关问题的解决中,获得不同于他人的数学学习成就感。
像在学习了“有趣的七巧板”这一课后,教师可以设计七巧板组拼比赛。让学生利用七巧板,根据自己的想象拼出不同的形象,谁能拼出更多,即在作业完成活动中获胜。这样开放性的作业,没有刻板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尽可能多地获取拼组思路,在动手操作式的开放性作业中,获得不同于完成书面作业的学习感受。有的学生想象力强,能够将简单的拼组方式想象成某一事物。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能够拼出不同的图形。还有学生能够利用七巧板的色彩,获得不同的拼组思路。教师在评价作业时,关注学生的闪光点,让作业成为学生发现个人潜能的重要工具。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更加丰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基本学情和学习需求入手,利用具有针对性的多元化作业,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负担。让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找到个人学习的方向和方法,使作业成为学生数学学习进步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王肖霞.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分析[J]. 基础教育论坛,2022(13):97-98.
[2]王亚凤. 提升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有效性初探[J]. 考试周刊,2022(12):75-78.
[3]徐福祥. 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效果的教学研究[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中),2022(3):96-97.
[4]谢福兰.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与实施[J]. 华夏教师,2022(6):2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