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提升小学生素质
作 者:邓维军
(重庆市巴南区花溪小学校,重庆 400054)
大
中
小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涉及到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结合相关理论以及教学方法对其开展研究与创新,从而为我国素质教育发展提供帮助。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多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优化;素质教育
前言
身体健康是每一位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身体发育健康,才能保证以后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这样才能够使自身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工作者。小学体育是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将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并能起到积极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的不断变化,人们已经认识到: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运动项目,而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内容。小学体育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增进同学间感情、锻炼团队意识,还能提高学生体质水平、增强身体素质,让学生真正实现“强身健体”的目的。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目前我国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开始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师的体育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成了各界关注的首要问题。小学体育课堂质与功能的有效结合,既满足了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也对其日后就业工作有着很大帮助。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下,小学阶段的教育主要还是以应试为主,这就造成了很多学校存在着体育课质量不高以及教学质量低下等现象,而体育课程是培养人素质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于体育教学中德育思想的重视,让学生们真正能够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另外,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一些老师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教学生怎么做上面,从而忽略了如何给学生创造良好条件,这些都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还会导致某些方面出现偏差,如厌学、懒惰等不良现象发生。所以说小学体育教学中必须加强德育渗透,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和谐发展。
二、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提升小学生素质
(一)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兴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心理特点之一,如果没有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活动,就很难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而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和自豪感,增强自信心和自尊感。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课的热爱之情,让其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目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认识运动项目及相关知识,以兴趣作为动力,去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新事物,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终身体育观念,最终为终身锻炼身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体育实践,注重学生体验
体育实践是指人们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或从事某种社会行为的过程,这种过程体现着一种精神——意志。当学生们有了明确的目标后,会感到自己正在竭尽全力去追求,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年龄及性别的儿童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与指导,使他们能够从实际出发,主动参与到活动之中,从而获得丰富多样的知识和能力锻炼,提高其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孩子对体育运动的爱好,让学生感受运动乐趣,并为今后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达到“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都能得到改善,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建立平等关系,尊重孩子的个性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各不相同,不同年龄儿童之间又存在差异,所以不能单纯根据学习成绩高低评价一个人,而是要看他是否具有独立人格、健全的性格以及是否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积极性
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感受快乐、体会成功、探索乐趣,同时还要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真正实现“学有所用”,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为了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组织课上趣味游戏活动,教师要对该项目的内容及规则作出说明并讲解,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体育方面的录像或课件等资料,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又能加深他们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为以后进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德育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兴趣,引导他们自主探究,最终达到寓学于乐,学以致用的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总之,小学体育教学优化的关键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出发,遵循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结合课程资源,构建适合学生的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孩子对知识、精神上的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小学体育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活动,以创新思维去研究新教法,探索新路子,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沈伟伟.创新视角下的小学体育课堂优化[J].启迪与智慧(中),2021(05):66.
[2]冯金莹.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提升小学生体育素养[J].新课程,2020(05):67.
[3]吴斐.优化小学体育课堂 提升小学生体育素养[J].科普童话,2019(28):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