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中科学思维培养的研究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中科学思维培养的研究

作 者:唐旭东 (合肥皖智中学,安徽 合肥 230000)

 

 
摘   要: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逐步深入,新课改课程也在持续推进中,核心素养也逐渐成为了各科教师关注的重点。而高中的物理教学则需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有效进行,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物理知识得以提升,做到教学与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鉴于此,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积极进行高中物理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旨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科学思维培养
最近几年,国际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学课程也在逐渐改革,过去传统的机械教学方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下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家长均希望能够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也应积极响应现代化的教育改革需求,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物理实验重视起来,从多个角度开阔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整体的物理教学效果,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核心素养的概述
学生可适应且具备品格和能力,有助于社会和个人发展的,称为学生核心素养[1]。学生素养能够彰显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而其核心思想便是对全面发展个体的培养。核心素养的提出,使我国的教育方针更加形象具体,并为学生的发展和培养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一)使学习内容较为直观
高中物理书本知识多以图文方式呈现,但仅通过简单的文字阐述显然是无法将内容有效表达的,因此,物理实验操作则显得尤为必要。以“电磁感应”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线圈操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磁生电”的反应;学习“加速度”时,也可设置小球掉落的实验,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小球落下时的速度变化;而在“受力分析”知识点时,则可使用绳子开展绳子受力实验,让学生感受受力后的各种变化,使这些内容更为直观。
(二)将抽象知识具体化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诸多知识均较为抽象,无法看见,也触及不到[2]。因此,学生无法有效感受物理变化,学习知识的难度也较大。但在物理实验下,便能有效创建相应模型,将抽象知识具体化,进而更方便学生理解,对学习效果也有提升作用。
(三)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物理实验教学并不只是“教师教、学生看”的过程,而需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当中,和教师一起共同实验。在相关的实验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学习对知识的印象,使学生能够有效运用书本知识,转理论为实际,对其实践创新有着积极作用。
三、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
现阶段,我国教育理念还处于持续发展阶段,部分教师教学理念依旧较为陈旧,过于注重应试教育[3]。在此影响下,教师在教学时便会注重知识的筛选讲解,考试频率较高的知识点则过多讲述,考试频率低的知识点则常被忽视,与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理念相违背,无法实现全面教育,同时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着一定影响。
(二)教学模式单一
我国人口数量巨大,学校中的学生数量也较多,因此,多数教师为确保课堂秩序和效率的有效进行,均会忽视教学实验操作,常以教师演示、视频播放等形式替代,学生无实验操作机会。此方式下,虽然知识点能够得以直观呈现,但学生没有亲自接触,对知识的理解也不能达到理想效果[4]。
(三)实验教学的深度不够
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均较未重视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虽有实验操作,但也过于形式化,最终实验结果往往通过验证性实验获得,实验操作的时效性并不高。学生能够有效说出物理实验结果,但却不能有效阐述实验具体步骤,其现象的出现与实验教学深度的不足有着紧密联系。
(四)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欠佳
学生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前提下进行学习,思维便会逐渐简单化,对教师的依赖性也较高。因此,在面对物理新知识时,学生便无法将其与现有知识结合,面对产生的物理反应,也无法用所学知识有效解释其中原理,实验操作时,也不能有效制定具体步骤,使得最终实验结果受到影响。
四、核心素养视角下科学思维的培养措施
(一)更新教学理念
物理成果和其理念的获得并不是计算研究所成,而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验获得,因此,若想提升学生的物理成绩,则必须接受物理实验操作[5]。对此,教师也应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对学生物理实验的开展。而在实验操作时,还需注意对学生各个实验环节的指导,告知学生每一环节开展的意义和原因,最后还需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效分析,不能依据课本知识而定。若实验结果和课本知识不相符,则应叮嘱学生进行原因的寻找,反思实验中是否出现了误差,时刻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
(二)创新教学形式
以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物理学习,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讲解新知识前,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鼓励学生发现规律并总结,或主动让学生设计相应的物理实验,主动探索。例如,进行“加速度”知识点讲解时,可有效利用好打点计时器,并让学生先自我尝试,找出纸袋打点的相关规律,最后再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引出。如此一来,学生将带着疑惑学习,学习的兴趣更高,最后教师再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学生的知识印象也会更深刻。
(三)加深实验内容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物理实验,实现分组式实验教学。实验中,通过生生之间的协作和帮助,将有助于实验结果的发现,同时也可整合知识,实现查漏补缺的效果。另外,在分组式实验之下,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会更多,可激发各种思路和火花,对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有着促进作用。
(四)开阔学生的科学思维
高中物理知识中涉及有多种物理原理的学习,知识的抽象度较高,如若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够,学习时的难度便会增加,只能通过死记硬背进行知识点的区分[6]。因此,教师应将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再次强调,并和生活实例相结合,将知识进行更加直观的讲述,开阔学生的科学思维。例如,在讲解“天体运动”时,学生无法了解整体的变化趋势,但其理念在游乐场设施中便十分常见,对此,教师可鼓励学生在游乐场玩耍时进行其物理知识的发现,将物理真正融于生活中去,使其思维的活跃度得到提升,促进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小结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课程的开展与学生的科学思维紧密相连,同时也和学生的核心素养息息相关。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方式,立足教材,努力创新,使学生有更高的物理学习兴趣,奠定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汤茂叶.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制定[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12):111-112.
[2] 邓磊,蒋敏. 核心素养视角下我国5版高中物理新教材的比较研究[J]. 物理教学探讨,2021,39(4):1-5. 
[3]庄瑾,吴先球.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新旧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对比研究——以《动量守恒定律》一节为例[J]. 物理教学探讨,2020,38(9):24-26,80. 
[4]陈学珍. 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科学思维的培养[J]. 文渊(中学版),2021(5):648. 
[5]王静,王希春. 培养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以分析安培力做功与焦耳热的关系为例[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9):53-54.
[6]卢亚军,曾庆河,张轶炳. 核心素养下运用原始物理问题培养高中生的模型构建思维[J]. 物理通报,2021(3):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