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学科育人方式变革的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学科育人方式变革的思考

作 者:隋立伟 (绥滨县综合高中(第六中学),黑龙江 鹤岗 156200)

 摘   要:目前我国提出了要全面的落实育人方式的改革,其实长时间以来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生物这门学科本身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这些方面的教育培养效果并不是特别的理想,针对这个问题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进行挖掘,制定新的教学目标,结合育人方式变革来落实新的教学策略,发挥高中生物学科的价值,实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育人方式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在意见中指出了高中育人方式需要对课程进行优化,创新教学的模式,实现学生的发展。所以高中生物学科要注意发挥出其育人的价值和功能,摆脱单纯地应试教育的限制,注重推行素质教育,更好的借助教材和资源来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实现高中生生物学科素养进一步的发展。本文针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学科育人方式的变革策略进行分析论述。
一、高中生物课程落实育人方式变革的几个方面
(一)借助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包含了很多实验操作的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如果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方式的转换,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往往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进行植物有效成分提取还有酶活性测定以及固定化技术这些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活动,在实验中可以进一步突出自然科学的价值,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实践中,实现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
(二)借助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在高中生物中涉及到的一些知识和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基因方面的知识可以结合当前国家的一些基因工程展开教学,通过生物学科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整合,能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在生物科技方面的发展情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生认识到生物学在整个生产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国家融入观念,这对于落实德育教育,实现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借助科技前沿知识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在生物学科中涉及到了很多科技前沿的内容,比如细胞工程还有胚胎工程等等,这些都彰显着生物学科的高端领域,在授课中教师有意识的进行这些方面的教学可以对学生未来的职业进行一个有效地指引,帮助推动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好的达到生物学科育人的效果。
二、高中生物学科育人方式变革策略
(一)注重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培养
在生物教学中会涉及到很多实验性课程,这些课程本身具有着较强的实践性,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很好的方式,那么教师就需要给到学生更多的空间去实践,让学生去动手操作,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动手实操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内容和方案,在试验后进行互相的讨论,整理实验报告,这样的教学给到了学生发展创造的空间,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注重在教学中融入社会热点
生物学科中存在着很多的知识和社会热点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落实社会热点的渗透能在一定程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达到育人的效果。为此教师可以灵活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去理解生物学科和社会的关系,可以开展一些辩论赛或者论文书写活动,通过这种多样的形式打破传统教师传授知识的单一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多学科渗透融合,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第3节 禁止生物武器》时,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场辩论赛,让学生针对科技进步的利弊和生物武器的利弊来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培养学生生物思维,让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达到生物学科育人的效果。又比如在学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加入一些绿色环保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理念,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达到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效果。
(三)关注前沿科技,对学生落实核心素养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前沿科技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升生物学科的时代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基因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加入一些克隆技术的内容,让学生借助多媒体观看一些和克隆技术相关的最近的视频和科技发明,借助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进一步探索科技奥秘的积极性和探索求知的欲望,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先进的技术,实现学生科学探究素养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四)注重对学生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为了更好的变革生物学科育人方式,教师需要构建一个全新的课程体系,以此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师可以结合本校学生的情况来落实校本课程建设,实现教学内容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结合,让学生在生物课中可以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科知识,同时也可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可以结合教学的板块为学生推荐介绍一些人文和社会科学相关的专业,让学生了解今后自己发展的方向和可以选择的专业,让学生更好的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适应社会的发展。
长期以来,在应试升学的导向下,育人方式单一的高中教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学科教学要从单纯地知识传授向更广阔的育人进行发展,进而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要注重从学科特点出发来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培养,实现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提升,这需要教师对生物学科育人方式进行转型,满足和保证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侯廉理.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策略[J].魅力中国.2020,(4).
[2]魏鑫.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分析[J].才智.2019,(33).123.
[3]许志斌.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研组活动的思考[J].人文之友.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