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译是语言艺术,是在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文本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文本及语言的全新创作。英美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蕴含着英美国家优秀的文化,翻译人员在遵从“信、达、雅”的翻译境界的同时,还应做到对英语与汉语语言表达方面的差异的了解,以及对文学作品中的审美理念、价值观念等的全面掌握。而只有对英美国家的文化予以全面的了解,译作才能传达出英美文学作品的基本理念,进而实现两种不同文化的全面交流。本文据此探讨了在文化学视域下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技巧,以期更好的传播两种不同文化。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文化学;翻译技巧
Abstract:Translation is a language art and a wholly new creation of language and its texts on the basis of a s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in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There exists fine culture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ry works. Apart from following translation criterion, translators need also be awar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expressions, and grasp the aesthetic concept and value of the literary works. Only with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culture can the interpretation convey the basic concepts of the literary works, and therefore a communication across the two different cultures can be established. This paper discusses about the translation skills of English literary works under culturological view in order to better spread the two cultures.
Key words: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ry works;Culturology;Translation skills
文化学是专门研究文化的一门学科,文学作品和文化学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由于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从文化中获得创作灵感,所以翻译文学作品时,既要考虑到不同文化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思维模式,又要掌握语言翻译技巧,使语言转换的同时,不失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这就需要通过文化学研究及其规律保障语言转换的最优化。下面我们就文化学视域下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技巧进行具体分析。
一、把握文化学视域下文学作品翻译的几组关系
(一)作品立场同个人立场之间的关系
翻译人员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翻译过程中,都会有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具体来讲,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翻译人员受翻译观念、美学价值观、成长环境等多个方面影响,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转译的时候,融入到了翻译的文学作品中,翻译作品中包含着个人的理念;另一方面,因为受到了政治立场等意识形态多方面的影响,需要对原来的文学作品中传达的观点进行二次创新,有时候会对原作进行再次创作,这导致其偏离原作理念。因此,作为翻译人员需要处理好个人立场和作品立场间的密切关系,不仅要和原文紧密相连,还要进一步摆正个人立场,不能因为自己立场的原因,就与原作出现偏离。
(二)译作与译者之间的多重关系
译者与译作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重点来讲包含以下几点:一是,翻译人员应该对潜在读者、预设读者加以了解。翻译人员在充分了解译作的基础上,才能影响到读者,这是被读者所认可的关键。因此,翻译人员要从读者语言表达理解能力、文化背景等视角来翻译文学作品;二是,翻译人员需要对原作全面理解。翻译人员需要站在一个比较高的高度来决定翻译水准[2];三是翻译人员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根据受众的情况,选取翻译语言,这也是为了满足读者阅读需要。
(三)原作与译作之间的表现方式
译作与原作间的表现方式,总共有三种:第一,对原英美文学作品表达的基本理念,翻译人员需要从“信”的要求出发,在理念表达方面做到真实、完整; [3]第二,译作需要从美学的角度来审视文学作品,翻译实际上是艺术,译作的过程中才会将艺术表达的比较完美;第三,翻译人员译作本身特点,因为每一个翻译人员的翻译特点、翻译风格存在差异,所以,势必会对原作翻译产生一定程度影响。
二、洞悉中国和美英文化及价值的差异,熟悉美英文学著作翻译之基本手法
(一)了解中西文化价值差异
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下,经过长期性的劳动所创造出来的产物,具备一定的历史性、社会性。具体来讲,文化为某一国家或者地区风俗人情、历史传统、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等的和。每一个民族在长时间的发展镇中,建立了独有的民族特色,建构了独特的文化特色。语言本身是文化的载体,对文化本身能产生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语言的发展还会对文化产生一定的束缚作用,不能脱离本民族而独立发展。另一方面,某一民族的文化呈现出持久性、稳定性、长远性等的特点,对语言形式、语言习惯等产生直接影响。要想做好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应该对该国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宗教信仰、民风民俗有清晰的了解,这主要是因为文学作品翻译,是使用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化形式和另外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化形式进行重新组合,这势必会涉及到两个国家的文化心理、审美品位、民族特色等,是多个学科跨民族文化的交流性活动。在进行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展现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播的过程。所以,要想翻译好英美文学作品,应该对中西文化价值进行全面的了解。例如风俗习惯的差异、历史典故的差异、风俗的差异及信仰和宗教的差异等,这就要求翻译的时候要多方考虑,把控中国和英美文化的个性异同。
(二)掌握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基本手法
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翻译的基本手法,这能将译文翻译恰到好处,具体来说有直译法、词性转化法、增译法等,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直译法
直译法指的是将原文直接进行对等翻译,采用直译法能将原文的意思原原本本的表达出来,这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是使用的最简洁的方式。采用直译法,能让读者更精准对照原文来进行阅读,并将原文的内涵表达得很到位,采用直译法能再现作者展示给读者的意境。
2、词性转化法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会出现动词转变为非谓语动词、动名词等形式,在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对词语实行词性方面的转化,这能在对原来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后,不仅与汉语表达习惯相一致,还能让受众更好理解原文,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
3、增译法
增译法指的是因为两类语言表达习惯上存在差异,在对原来的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需要适当增加一些成分,让译文能表达原文的意思,但是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时间,不能画蛇添足。采用增译法时候,最好采用文本注释的方式,这能让读者在阅读时,实现无障碍阅读。
三、学会处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性翻译
(一)承续模糊信息,创造语言之美
采用对应法、求似法尽量保留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采用的翻译技巧为使用模糊意象处理不确定的翻译内容,从而以更多包容性的语言充分涵纳被翻译文学作品中更多的信息,缔造英语文学语言之美。此外,因为中英语言的表达方面存在不对等性,这时候把握好近似,客观上起到了准确翻译的效果,是为最佳翻译技巧,能使原文的语言表达之美得意保留。比如“Make hast, therefore, sweet love whilst it is a rime……”翻译为“钟爱的情人,行乐需及时”,翻译人员采用了求似的技巧,进而很好的表达了原文的韵味。
(二)重现译作原文艺术的模糊意象
这里指的是使用模糊描述,对意象之美进行再次展现的技巧。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针对其中文学一项的模糊翻译,应该在译文内对原来英美文学作品的意象模糊进行再次表达,进而能让读者能深入体会到原来文学意象之美。比如在《达芬奇密码》译作中,对兰登这一人物形象展示时,所使用的一些词汇,将其翻译成“一片暗色的胡楂”、“污浊而憔悴”等,从这里可以发现,翻译人员对兰登这一人物进行翻译的时候,使用的是模糊性描述,再现意象美的翻译技巧,进而全方位的保留原作的意象之美。
(三)坚持最佳关联原则,做到意境保真
语言交际过程基本原则是最佳关联,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模糊性时,需要对原则来进行全面的使用。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既要意境保真,还需要形象语言艺术,对原文的意境再次进行创造,让受众对原文的写作意图、中文读者的审美期待实现有效结合,比如Dust of snow中,将“snow”、“hen lock tree”翻译成“大雪”、“寒林”,让读者能通过对译作的阅读,了解寂静、悲凉的文学意境,为下面表现主人公的哀愁做铺垫。因此,坚持关联原则,对作品意境保真能起到关键性作用。
总之,在文化学视域下翻译英美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价值,能以文化学规律性、科学性、哲学性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所以,需要译者必须把握文化学视域下英美文学著作翻译时的关系,熟悉我国和英美的文化异同和价值差异,掌握西方文学著作翻译时的基本手法,学会处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性翻译等,如此,方能切实提升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水准,为中西文化发展搭建文化交流之桥。
[参考文献]
[1] 樊慧敏.探究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方式[J].青年文学家,2012(06)
[2]张德让,翟红梅.论译语文化与文本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4)
[3]于文杰.文化学视域下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技巧[J].芒种,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