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析双减背景下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的策略
作 者:金 竹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燎原镇共和小学,贵州 桐梓 563203)
大
中
小
摘 要:双减政策的落实,让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更加关注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理解下,家长与老师都本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学原则,给小学生附加了过多的压力。要减轻小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压力,教师要严格遵从双减政策,改革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建立积极的语文学习心态。
关键词:双减;农村;语文;课堂;增效
前言
双减政策,重在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和完成作业的时长。这样的政策要求,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转变依靠多做题提高学科成绩的学习方式。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重视思想的转变和教学重心的转移。打造具有积极氛围的教学课堂,能够帮助小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上课时间,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一、时刻谨记双减要求,把教室当做学习的主阵地
双减政策下,校外的学习机构不可再进行超前的课本内容辅导,对校外的学习机构进行了严厉的整顿和规范。这样一来,学生只需要在课堂上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就可以了,压力直接少了很多。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求教师直接在40分钟的课堂上提升质量,更好地发挥出教材的作用,把家长对于学生的期待以及学生对于教材的的渴望都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让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为此,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显得尤为珍贵,教师要把握好每一分钟,上好每一堂课,把握好每一名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各自的学习能力,上好高质量的语文课。落实双减工作,就要做好教研工作,在课堂上,教师要精细化讲解知识,在课堂结束时,要提醒学生做好预习工作,保障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教学效果。切实落实双减要求。
在农村的课堂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学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教师要有耐心总结经验,掌握好知识点的重难点,在课前,要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工作,节省课堂时间,在课后,也要科学做好作业设计,让孩子在减负的同时,还能提质,吸取课本中的精华。如,在学习《四季》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预习,回忆一下四季的特点。通过课前自主预习,形成对四季的认知。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注意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文中内容,并能够做好讲话训练,把四季的区别用语言描绘出来,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个季节?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一方面,让学生理解了文章内容,另一方面,也进行了课外拓展练习,并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讨论,让他们在心中觉得课堂学习与我有关,教师关注我的学习行为,才能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听课效率。
二、不再过于依赖媒体,着重针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师在上课时都过于依赖媒体课件,媒体课件有其自然的优势,趣味、形象、吸引人。但是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教师才是知识真正的引导者,如果过于依赖媒体教学,那么会导致学生对于教材的琢磨减少,甚至有的学生,觉得在课件上看明白了,就不再去看书中的细节了,这样对学习起不到良好的帮助。媒体课件,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而准备的课件,其根本目的还是帮助学生理解,深入分析课本知识。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媒体课件让学生们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但是,长期依赖媒体而忽视文本作用,会让学生养成粗读的学习习惯,对于文本细节难以品味,对内容的整体结合也很难梳理,为此,教师要把控好课堂上应用媒体的时间和时机,让学生以文本的精读为主,从而更好地感受语文中字、词、句的精妙,对课本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
三、优化、丰富、精细作业,积极发挥作业作用
创新作业设计,是双减政策下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家庭作业,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还能让小学生找到趣味化的学习方式,从而开展自主化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在双减政策要求下,适当删减不必要的作业,减少重复性的抄写作业,不断丰富语文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通过完成作业而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从作业量上做好考量,针对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同时还要关注作业形式的丰富,每一种全新形式的作业都能激起学生的完成热情,他们在思维活跃和心情愉快的状态下完成作业,其学习效果更好。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实践作业形式,来促进他们深入到作业完成活动中去。像在学习了《青蛙写诗》这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到家中,给家长讲一讲今天在语文课堂中学到的故事,将今天所学习到的语言知识给家长教授一遍。新鲜的作业形式,能够让每一位小学生获得新的学习角色。他们以小老师的形象在家庭中传播自己获取的知识,能够加深自己的印象,还能提高完成作业的成就感,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上巩固课堂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完成作业。将今天在课文中许多的故事画出来,或将自己想象的画面画出来,用这样的方式回忆课堂所学,快乐地完成课后作业。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增加,意味着在同样时间或更少教学时间内完成标准的教学任务。减负增效,让小学生走出以往的语文学科学习困境。找到自己乐于实现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才能成为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孙凤霞.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统整路径的新思考[J]. 语文教学通讯·C刊,2021(10):4-7.
[2]李汉伟. 双减背景下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学[J]. 文学教育(中),2022(1):128-129.
[3]张栗莲.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对策研究[J]. 体育画报,2021(12):145.
[4]王春霞.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对策研究[J]. 好日子,2021(20):4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