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论教育惩戒——兼谈《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
作 者:蔡登峰
(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福建 泉州 362000)
大
中
小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讨教师教育惩戒权的缘起及内涵,评价《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颁行的意义,提出施行教育惩戒权的一些具体方法。期盼对师生成长有所助益。
关键词:教育惩戒;教师;学校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第14条规定:……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依法依规妥善处理涉及学校和教师的矛盾纠纷,坚决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教师教育惩戒权的细化和实施,是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2020年12月23日,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明确确有必要的可实施教育惩戒,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其施行至今也有一段时间了,本文结合实际谈几点认识。
一、教师教育惩戒权的缘起及内涵。
教师是个古老的职业,教育惩戒自然也是古已有之。建国后,教育部先后制订并发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适应社会发展,这些规章也经过数次修订,在实施过程中外化为各校的校规校纪,形成特定的学校教育力量,并在其主要影响下,内化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校教育因此按部就班前行,政府和社会也默认了学校和教师批评教育(包括惩罚)学生的行为。后来,由于处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多元价值观念对人们的影响日益深远,传统价值观念不断受到挑战,传统师生关系也受到影响。尽管国家又先后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法律,当中都有类似教师批评教育学生的规定,但教师批评教育学生的行为仍受到部分人的质疑,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发挥班主任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于2009年8月特制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第十六条: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但家校冲突、师生冲突却日益多见,所幸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了教师有教育惩戒权,教育部对教育惩戒权做出细化。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所称教育惩戒,是指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称学校)及其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因而笔者认为:教育惩戒权是学校及其教师对学生在校期间违反相应的规范而采取的,以惩戒为特征的一种制止学生错误言行的教育方式。其实施的主体是学校及其教师、对象主要是在校生,依据是相应的规范、特征是惩戒、目的是制止学生的错误言行、但它依然是一种教育方式。
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颁行的意义
首先,解决了教师教育惩戒权施行面临的主要困境。不管是《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赋予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还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实施主体是教师、批评教育或惩戒的依据虽然是道德、纪律、法律等规范,但主要还是细化后的校纪校规。在实际生活中,教育惩戒主要依靠学校和教师形成的教育力量来实施的,如果缺乏细化的法条对校园生活的调控,法律的规范作用对学生影响就显得不够直接。但教育至少涉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的力量仅限于校园,对家庭、社会有难以企及的地方。
从法律、道德、校规校纪的区别上看,法律的规范作用不可或缺,如下表:
可见,如果法律的规范作用难以发挥,只靠道德和校规校纪教育惩戒,缺乏国家强制力的保障,教师有时难免觉得有心无力。《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虽然只是普通的部门规章,但其颁行让教育惩戒真正实现了有法可依。
其次,划定了教育惩戒的边界,明确提出教育惩戒权实施的条件,方式、范围、限度,教育惩戒权滥用的后果以及所采取的救济途径等,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以重拾师生信心,重树校园正气,校园氛围明显好转。
三、施行教育惩戒权的具体方法。
(一)教师做好家访工作,加强家校合作。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美的教育应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法》第五十条第三款规定: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应当建立家访机制,引导教师通过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学生,并给家长提供适当的指导,向家长宣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具体内容。在孩子偶然犯错误时而给予适当的教育惩戒,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注重《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课程资源的选择要立足学生实际,重视资源的典型性和适切性,注重知识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发挥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发展的育人价值。”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作为课程资源,可以在《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身边》讨论其颁行意义,在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讲解其具体内容,让学生明白教育惩戒实施的条件,实施的方式、范围、限度等。
(三)延伸教育惩戒权。
多年来我国GDP的快速增长,教育经费投入日渐充足,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这为延伸并保障教师教育惩戒权提供了可能,可采取方法一是实现警、校合作常态化,既维护学校教学秩序,又为教师教育惩戒权的实施提供保障;二是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并将其制度化。
参考文献
[1]2009年8月24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3]《道德与法治》(七、八年级),朱小蔓,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4]2020年12月23日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
|